•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故事 > 都市故事

自留地里醉流年

更新时间:2024-04-22     来源:山西日报

  “大集体”的时候,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种栽什么都由生产队统一安排。但有一块称之为“自留地”的地,是根据家庭人口划分面积,由各户按需自主耕种。
  村民把自留地视若命根,都把自留地当作菜地种植。在分到的自留地上用木棍、柳条、芦柴棒、葵花秆编织菜地的柴扉,以区分界限。依循时令和节气,种上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自留地是村民改善生活和丰富餐桌的“菜篮子”。
  父亲闲不住,格外关注家中的自留地。有了空隙时间,他就在自留地上精心打理,把地翻挖平整,担上茅粪,浇地做肥,依照蔬菜瓜果的生长季节,播撒种子,栽下秧苗。自留地虽小,栽植品种却多。一年四季,我家的自留地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在父亲勤劳粗糙的双手上生长出各种新鲜的蔬菜瓜果。
  清明前后,布谷鸟啁啾,春天的和煦阳光照着大地。这个季节是栽种蔬菜瓜果的繁忙季节,幼小的我跟在父亲身后,帮助除草、松土、浇水、打杈。刚栽下的秧苗,太阳一晒,耷拉着脑袋蔫蔫的,傍晚放学后,我提着一只小木桶,到小河里打上水,一行行、一棵棵地浇。几天后,秧苗已是亭亭玉立、青枝绿叶。自留地离家近,也成了小伙伴儿们聚集玩耍的场所。蜜蜂嗡嗡成群,蝴蝶翩翩起舞,牵牛花攀附着篱笆开出五颜六色的花。踩着松软的泥土,看着茁壮的秧苗,嗅着自留地里弥漫的蔬菜清香,让人陶醉其中,感悟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也体会到父母田间劳作的艰辛。
  到了夏季,自留地的蔬菜瓜果长势旺盛。金色的向日葵,酱紫色的茄子,红彤彤的西红柿,细长的豇豆,肥壮的冬瓜,姹紫嫣红,果实累累,形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田园风光图。晨起梦醒,母亲叮嘱我趁着早太阳,田头有露水,赶紧去自留地割菜摘瓜。
  在山西太原的一家高档酒店,显示屏上赫然醒目地打着广告:特供扬州小韭菜。其实,老家的自留地里必种的农产品就是韭菜,韭菜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割一茬、长一茬,生生不息,碧绿无穷。色泽鲜嫩的韭菜炒鸡蛋是家常菜,青滴滴的韭菜配着黄灿灿的鸡蛋,炒上一盘,让人垂涎欲滴、清香可口。
  收获的蔬菜瓜果多了,家里吃不了,自然地送给左邻右舍尝鲜。淳朴的农民,收获的不仅是蔬菜瓜果,更注重温馨人情的收获。外婆在村里临街居住,父母也会将新鲜的蔬菜瓜果托外婆代卖,挣的钱虽然不多,但也能换一支棒冰,买一支铅笔,收一份喜眉笑眼的好心情。
  也许是“农根难尽”,出生农村,在泥土上光着脚长大的农村孩子,对土地一定有一份依恋、一份特殊情感。若干年后,我退休的生活,一定会选择回归乡野。
  走进菜地,脚踏泥土躬身耕作,经营侍弄一块属于自己心灵上的“自留地”,种一份希望、收获一份心境,喜看蔬菜生长、瓜果收获,坐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丁鹤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投稿邮箱:sjdskx@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