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要闻 > 时政要闻

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节支降耗降本增效

更新时间:2020-12-08     来源:长治日报

打响“铁算盘”  过好“紧日子”

——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降本增效蹚新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如今,面对油价“寒流”,是苦练基本内功、化危为机,还是等靠煎熬、被动应对?

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给出的答案是:依靠机制革新、科学管理、工艺创新,不断深挖内部潜力,千方百计在逆境中蹚出一条奋进作为的新路子。

在潞安化工集团改革筹组的关键时期,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坚持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三化一型”的发展定位,以“化工产业”为核心,以“清洁能源”和“新材料”为两翼,坚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践山西能源革命、勇担潞安转型重任”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在技术、政策、管理、市场上探寻180项目扭亏脱困破局之道,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打造潞安化工集团“旗舰劲旅”。

战“严寒”、转观念、勇担当、创效益,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针对180项目成本管控、节支降耗、过程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病症”,“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打好降本“铁算盘”,使降耗增效行动如涓涓细流,驱走寒意,绽放活力。

锲而不舍“镂”真金。一场“止损降耗,创新提效”攻坚战开展得如火如荼;一股较真碰硬、深挖细找、降本增效、共克时艰的新风扑面而来。

干毛巾中“挤”出水

“成本就像毛巾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成本管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数字,必须把经营管控各项计划精确到小数点,实现精益化管理。要做好降本增效,必须完善制度体系,构建起有效的长效机制。”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人贾波说道。

思维方式变革催生系列创新举措。该公司以构建长效机制在成本管控的“硬骨头”上抠出了“真金白银”。以减亏止损行动方案为准则,围绕当前和今后总体转型发展思路,明确时序计划,形成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考核化,建立“协调、督查、再协调”工作闭环,建立一周一回顾、一月一例会、一季一通报“三个一”抓落实机制,坚决打赢“止损降耗,创新提效”攻坚战。

为提高各基层厂减亏止损行动方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真正做到“量体裁衣”。最近,在公司例行的早调会后,各基层厂负责人都会对本单位减亏止损行动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并由各专业部室围绕成本管控、全面预算管理和自主管理等重点评估“费效比”,对方案中各项目进行再分解、再量化,确保各项费用管控到位。

“与其沸沸扬扬,不如釜底抽薪”。该公司详细对照2019年经营指标完成情况,用“毛巾拧水”的精神,对全年及未来两到三年的原料煤成本、电力费用、BOO管控、检修费等经营管控指标进行深度分析、重新测定,加强油催化剂、辅料消耗指标等方面的执行管理,逐级逐项将指标分配到个人、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将管控落实到个人、将成本考核到个人,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经营”管控体系,突出预算管理主线,从生产经营流程中拓展降本空间。

“成本压缩不仅是‘考核’出来的,更是‘激励’出来的。”贾波介绍说,在强化指标任务分解的同时,结合调整后的指标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对成本管控表现较好的单位加大激励,并体现到工资结算中。

涓涓细流,滴水成海。随着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公司上下同心同向守住成本管控红线,力促降本增效成果明显。

指缝之间“抠”效益

“我们要从节约每张纸、每度电、每颗螺丝开始,层层压实降本指标,从小节约里‘抠’出大效益。”该公司技术部部长潘利鹏一语道出企业降本增效的决心。近期,培育全员效益意识已成为该公司各单位6S岗前仪式上的“必修课”。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开源节流?该公司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益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找准“节”点节流,挖掘“效”点开源,通过修旧利废,将边角料“吃干榨尽”。出台一系列修旧利废管理和奖罚制度,明确各职能部室和基层厂材料管理的职责和范围,健全回收、修复、复用等各类台账记录,将修旧利废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算账、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格局。

“这些水泵叶轮、轴套、泵壳都是污水泵最容易磨损的配件,我们进行了及时修复组装并优先使用,节约生产成本5万余元。”公用工程厂负责人介绍道,通过加强待报废设备统计,将分解拆除后的设备进行统一回收,将回收的配件重新组装,在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统一运转技术测评后,便可继续“服役”。

“通过回收复用旧料,前三季度共节约成本近100万元。”该公司机动部部长申轶华算了一笔账。

不仅如此,该公司各部门本着“技术上可行、运行中安全、经济上合理、质量上可靠”的原则,从“不起眼”处做文章。油品加工厂利用废旧钢材制作手摇泵控油装置,推进油库标准化管理,降低风险隐患;安全监察部、调度室加大管网巡查、维护、检查力度,减少系统“跑、冒、滴、漏”现象,杜绝“长流水”;电气厂对景观灯照明、电子显示屏进行时控调整,降低耗能……

“锱铢必较、毫厘必争”。全员应战,群策群力降成本,精打细算过“日子”,从生产各环节入手“捡芝麻”,多管齐下“抠”效益。

科技创新“掘”真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

对于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来说,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开辟了一条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新路径。

“我们坚持依靠技术创新不断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增加产品和资源回收率,用科技‘利刃’实现降本增效。”该公司产品开发办主任郭志鹏说。

引进便携式灰分快检仪、煤堆测温仪等新设备,压缩分析时间;研发在线混配控制系统,配煤合格率提升5个百分点;构建配煤监控数字化平台,煤量损耗降低3%,做到了科学调度、分类存储、精细化混配;强化气化运行预判,增加灰渣固废指标分析,碳转化率提高至99%,实现了流程再造、链条闭合,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煤质全流程管理程序文件,对煤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监控量化管理,创建出技术和经济双评价体系……想方设法降低用煤成本,大力推进储配煤项目建设,实施源头降本和配煤创新工程,一系列举措打出了降本增效“组合拳”。

随着配煤研究的不断深入,该公司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高硫煤等低成本煤的多元混配,掺配比例最高提至50%,用煤成本大幅降低。

正是在“鼓励创新、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的全员创新理念熏陶下,职工创新热情和活力高涨。

为解决废油存放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问题,工艺技术员乔利锋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利用废旧管材为废油“回炉重造”制定了一套高效的收集装置——废油收集器,该收集器的投用不仅实现了“工艺废油零排放”的目标,也从根本上消除了废油存放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减轻了班组日常工作量。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公司上下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和破釜沉舟的决心,众志成城全力抓好节支降耗、降本增效工作,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到来。

(文:长治日报记者 徐姗 王娅宁 / 通讯员:张训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lfl@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山西)新华社(山西)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长治市人民政府长治日报长治电视台上党晚报沁源县沁县武乡县长子县壶关县黎城县平顺县屯留区襄垣县上党区潞城区高新区潞州区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2555    投稿邮箱:sjdsblfl@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