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要闻 > 时政要闻

长治全力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更新时间:2023-03-27     来源:长治日报

春风化雨,孕育万千生机;项目成势,跃动蓬勃活力。高科华烨LED封装扩产项目、潞城区山西瑞君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高性能锂电负极材料产业化项目,集群发展构建产业新优势;山西襄垣经开区现代煤化工产业园20万吨/年单烷烃分离项目、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金烨集团金属增材项目,延伸链条激发发展新能量……在山西省长治市各开发区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一个个热火朝天施工忙的景象绘成一幅气势恢宏的壮丽长卷,在长治大地上铺展开来。

近年来,长治市坚定转型发展信心,推动开发区由拓展面积向提高效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由注重硬环境向创优软环境转变,逐步搭建起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四梁八柱”。作为转型发展主战场、主引擎,长治市开发区在抓项目、促转型上见真章,在大招商、招好商上比硬功,在优环境、强服务上出实招,在抓落实、提效率上使狠劲,培植新动能,厚积新优势,努力打造升级版,奋力开创新局面。

延链补链强链构建优势产业集群

位于长治黎城经开区的山西立新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工地是长治市今年“三个一批”活动分会场所在,眼下,这里的施工人员正抢时间、抓进度,快速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该公司年产一万吨再生硅材料项目属于新能源光伏产业,依托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催化冶金熔炼提纯硅”和“非线性凝固提纯”等专利技术,进行物理冶金法规模化生产太阳能级硅材料,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项目投产后,将推动山西省跻身全国太阳能行业具有完整产业链省份的行列。而吸引该项目选择落户长治的,正是这里拥有的从多晶硅到硅片再到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的完整光伏产业链。

重大项目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抓好一个龙头项目,可以引来一条产业链。长治市出台《长治市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筛选了10条产业链、24家链主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培育,加速推进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本土产业链建设,并计划到2025年培育形成5条百亿级产业链。

据了解,今年该市招商三大重点优势产业为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和医药产业,涵盖十大产业链,更加注重产业链延长、拓宽。其中,以潞安化工、霍家工业、潞宝兴海为链主企业,围绕“煤气化(合成气)-油品-油蜡-乙二醇”“电石-氯碱-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精细化工材料”“焦化副产粗苯-己内酰胺-工业长丝-纺织品、煤焦油深加工-碳基新材料”链,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手段,重点解决下游产品单一、配套企业(项目)数量不足等问题,加速构建完整产业链条;以潞安太阳能、日盛达太阳能科技、立新光伏为链主企业,围绕“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系统”链,重点解决上游多晶硅、拉棒、切片环节产能释放,提升中下游电池组件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持续增强光伏全产业链整体实力;以长申氢能、海德利森为链主企业,围绕“(焦化等副产)制氢-提纯-加氢装置-燃料电池汽车”链,利用现代煤化工副产氢能原料,重点推进下游氢能核心装备制造、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建立健全氢能产业链;以清华航天、淮海工业、际安电气、澳瑞特为链主企业,围绕“原材料-零部件-系统总成-智能装备”链,重点解决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强的短板,持续提升产品应用的市场占有率;以振东集团、康宝药业、太行药业为链主企业,围绕“制药原材料-医药研发-医药制造”链,重点引进中药材加工、生物制药、化学原料药、诊断试剂以及新资源食品等项目,持续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将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强项做强,长治市开发区围绕重点产业,通过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挖掘出更多的增长潜力,培育出更大的发展动力。2022年,全市10个工业类开发区工业投资完成275.14亿元,转型项目当年完成投资237.8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86.4%。长治市开发区考核结果在全省排在第一方阵。

抓先机强谋划 把准招商引资方向盘

招商引资是抓经济、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扩规模、稳增长的有力抓手,是强产业、促转型的有效途径。如何把握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再结硕果?

邀请10家5亿元以上已落地外来投资企业主要负责人到长治考察,坚定企业加快项目投资、加速复产投产的信心,鼓励企业以身示范,引导更多外地客商来长投资兴业;与508个新签约项目单位负责人一对一电话沟通、面对面走访调研,厘清未落地、未进资、未开工和开工后停建项目原因,交由项目承接地招商部门牵头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对452个落地项目开工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察,查找影响签约项目落地的困难和问题,逐项制定协调解决措施、明确责任、解决时限,集中办理影响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

满格状态、顶格标准、真格措施,该市招商部门树立全程服务理念,以最优的政策吸引企业,以最大的诚意感动企业,以最优的环境留住企业。

捷报频传。潞城互联智造产业园、黎城洋硕3万吨负极材料、沁县20万千瓦光伏发电、武乡10万千瓦光伏储能等转型项目竣工投产,瑞君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龙星化工40万吨碳基新材料、华耀亿嘉集成电路、北京百泰生物、沁源和长子抽水蓄能电站等转型标杆项目开工建设……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股股新动能涌动、碰撞,催动着长治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轰轰作响。

为全面促进招商工作提效提速提标,长治市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找准发展定位、精心储备项目,对产业链上游“追根溯源”、中游“强筋健骨”、下游“顺藤摸瓜”,在精准招商上下功夫、做文章,明确主导产业、产业链条,锁定目标企业、主攻区域,按“图”寻商、沿“链”招商。

根据产业招商定位,该市抢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制定《长治市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园区工作方案》,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全面强化企业引进和项目承接工作。以长治高新区、长治经开区、潞城开发区、壶关开发区、屯留开发区、上党开发区6个开发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围绕半导体光电、光伏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产业,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开发区、龙头企业、大型孵化平台通过投资合作、扶持共建等多种形式共建产业园区,采取托管、飞地等方式全面提升转移服务能力,不断优化产业承接布局,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发展。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划出特定区域、厂房、楼宇,实行“投运建管招”一体化运营,构建与产业转移地同等政策、机制、服务的营商环境。目前,该市已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项目67个,使用标准厂房73.4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428.8亿元。

优服务强保障 “硬核”护航企业发展

春来柳色新。在长治高新区高端电容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的项目施工现场,目之所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混凝土搅拌车穿梭往来,建设者以火一样的热情,开足马力抢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长治市委市政府对我们高度重视,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坚定了我们到此投资的决心。”科技产业园副总经理赵建民谈到企业来长治投资的感受时这样说。

今年以来,长治市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一方面继续优化工作指导体系,树立“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群众说了算”的评价宗旨,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批营商环境重点指标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一方面着力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探索打造企业服务云平台、企业服务专员移动工作平台、企业专属网页等,为企业精准推送政策,提供“兜底式”服务,形成统筹协调有力、落地执行高效、政企沟通顺畅的营商工作新机制。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长治市不断引深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化”改革,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事项清单一致、实施要件一致、办事指南同源,实现市县同一事项在同层级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完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进一步改进网上办事服务体验,优化“跨省通办”线下服务,提升“跨省通办”协同效率,推动更多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在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方面,通过信用承诺推进企业登记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把企业开办时限和简易注销时限压缩到以“时分秒”计算,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继续从准入、用地、融资、收费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宽松优惠的政策推动市场主体放开手脚发展。对市场主体有针对性地纾困解难、培育发展,进一步深化调查研究,畅通企业家参与政策决策的渠道,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帮助现有企业扩规提质,助推在建项目投产达效。

长治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凝聚全市“一盘棋”工作合力,找差距、补短板,着力打造有利于市场主体健康生长的环境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连续两年营商环境考核被山西省委评为优秀等次的城市。(温媛)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2555    投稿邮箱:sjdsblfl@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