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安化工王庄煤矿“4321”检查机制击破安全隐患
更新时间:2023-06-05 来源:王庄煤矿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王庄煤矿坚持安全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秉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工作原则,严格执行“4321”检查机制,扎实推进全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每次排查问题精准、措施具体、整改到位、管理提升,确保安全工作高质量推进。
“4”级排查治理 打造天罗地网
该矿严格实施“队组全面自查、分管系统深度排查、业务科室联动检查、安监处联合调度室专项抽查”四级隐患排查流程,并与“六查”工作方法相结合,以“全覆盖、全贯通、全链条”为工作要求,实现全矿上下无死角、无盲区地毯式排查,确保隐患动态清零。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按照规定时间、规定动作、规定标准进行全面整改。业务科室通过以地面资料检查和井下现场检查两种形式对现场存在的隐患进行精准检查,并生成检查总结报告。安监处和调度室联合对上一阶段的检查线路进行抽查,对作业现场存在的主要静态隐患以及新增的动态安全隐患进行摸底。“4”级排查治理方法有效实现清单式整治、闭环式解决、销号式管理,切实做到隐患不消除不放过、漏洞不堵住不放过,成效不显著不放过。
“3”个结果运用 实现精准管控
该矿对检查出的问题隐患进行“红黄蓝”三级分类治理,按照各类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危害程度、整改难易程度等情况分为停产整顿类安全隐患、停工整改类安全隐患、现场整改类安全隐患以及限期整改类安全隐患。因队组日常管理、现场生产组织方面的缺陷而导致多次出现比较严重性的安全隐患,或者多次存在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的情况进行停产整顿;对于隐患危害程度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的情况进行停工整改;对于不符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定,违反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以及煤矿相关管理制度的,但不直接威胁现场安全生产的一般安全隐患或问题严格执行现场整改或“五定”限期整改。强化“3”个结果运用,深度整治安全隐患,针对多频问题、薄弱环节和隐患短板进行分类治理、精准管控、有的放矢,守牢安全防线。
“2”个考核排名 完善评价制度
该矿以被检查单位和检查线路组为考核对象,实行“双评价”制度,使考核评价更加公正规范。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通过地面资料检查和井下现场检查两种形式,按照检查线路集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大排查,结束后由每个检查组对所检查队组进行综合考核排名。安监处对工作面不定期进行抽查倒查,对所检查队组进行“二次考核排名”,参照2个考核排名情况,在落实被检查单位隐患整改情况的基础上,同时对检查线路组进行考核排名,对检查路线组和被检查单位都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制约,巩固隐患排查整治的成果。此外,安监处根据考核排名情况形成总结性材料,分析当前队组、业务科室以及井下作业现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刨根问底、追根溯源,将隐患从根源上进行消除。
“1”个效果检验 提高管理效率
在“4”级排查治理,“3”个结果运用,“2”个考核排名的综合施压下,该矿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质量和实质性隐患的查处力度大大提升,逐步形成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高效运行新模式。以“人、机、料、法、环”五要素为切入口,严格贯彻“发现隐患—明确责任—落实整改—现场复查—刚性考核”隐患整治流程,系统性地形成现场安全监管闭环管理,做到职责更清晰、责任再压实,使队组自查出的隐患,业务科室和安监处检查出的问题有反馈、有结果、有闭合,实现从“处理隐患”到“治理隐患”,最终“消除隐患”的本质提升,推动安全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王瑞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