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故里,平遥印象
更新时间:2023-03-09 来源:平遥古城景区、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也不知道守了多少个春秋,深墙大宅院里的阿妹们,空盼了远走西口的哥哥一场又一场归来。我想关于平遥古城的故事,应当从岁末年初时庭前的红灯笼换下又重新挂起的时候细细说起……
当街巷的大红灯笼在夜分莹莹,这青砖灰瓦的平遥城,又回到了千年之前的模样。长街尽头的茶水铺,斟出的故事三三两两,细数晋商五百年风云变幻,在远去的时光中越发亘久,恍惚间闻得远年中细碎的马蹄声,簌簌潇潇地又一次在尘沙灰黄的古道上响起。
平遥城墙
若是没有踏上过巍峨的平遥城墙,看斑驳的印记书写晋地风华的隽永,那关于中华五千年的记忆,又怎能算完整。千年古邑悠悠浩荡,自西周始建城,至明清繁荣富庶,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晋商故里,万里商道上的驼铃声声便始于此。檐角飞翘的城门见惯了茶商驼队来了又往,黄土浸染的城墙记录着晋商百年怆然风霜。许是见惯了三千年间时代的更迭世事的浮沉,她像一位温祥的老人静静见证着四季的枯荣。古城不语,只愿守着代代晋地儿女心灵的故土,只愿在有人凝视着她时,敞开对世界的坦诚。
又见平遥
若没有沉浸在剧场听一遍那段生生不息的故事,不能算来过平遥。站在岁月长河的最新一页回看晋商过往,铺开的是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清时顺治帝封八家晋地商贾为“皇商”,正式拉开了晋商叱咤中国商界五百年风云的序幕。其实晋商繁盛并非一日之功,山西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为晋人事商创造了条件,中原边关,接壤内蒙,早在宋辽金时期就已设立专门从事边关贸易的“榷场”,通茶叶、易绸缎,货皮肉粮,来来往往。明朝建国后,明王朝借助商人的力量将巨大的军事物资补给和粮食供应从南方运送至北塞,有了“开中法”制度,“保中”、“守支”、“市易”,晋商初兴,直至明蒙议和。多年的事商之道孕育了晋商,清朝时期的晋商更是被封为“皇商”,内理皇家生意,外通蒙俄贸易,纵横四方,无不风光。
可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因为有它的两面性才更让人为之动容。关于晋商的故事,不只关于汇通天下,更关乎信义,关乎家与国,关乎忠贞。史书上无非寥寥几笔,撰不出时代下数不尽的悲怆平生。走天下的儿郎们,是多少晋地女儿们的深闺梦里人。西去的路上有的人富甲一方名动天下,有的人客死他乡了此一生,终不能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土。桃花红,杏花白,或许唱的从来不单单是风景独好。“盖了我的戳,就算变成孤魂野鬼,家里人也能找着你,带你回平遥。再咬一口!带着你的牙印,变成土变成烟,我也能找回来。”可惜的是故事里赵东家连同同去的232名镖师最终没能再回到乡土,葬身在了那条布满风沙荆棘的路上。他们所诠释的情义却早已超越了生死,“我生都生了,死就死了吧”,——为了情义。
日昇昌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位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路南,日升昌创立结束了镖局“盖沿途不靖,各商转运现银,时被劫夺”的落后局面,百余年间其分号遍布全国,远至新加坡、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国,真正实现了“汇通天下”。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在这风雨飘摇的百余年间,平遥城执掌着清王朝经济的命脉,是中国金融业的中心。而今的日升昌,与“蔚泰厚”“日新中”两票号合称为中国票号博物馆,尽管万象变迁,多少兴衰往事随历史的风起云涌尘埃落定,但晋商的故事早已深深镌刻在斑驳的牌匾上、厚重的城门里,和每个晋地儿女的心里,在有记忆的岁岁年年中,代代相传。
平遥是一场遥遥的梦,时光把她的容颜描摹得愈发深沉,我驻足在迎薰门前,簌簌的马队声再一次在耳边响起,如梦初醒,恍惚着看见古城在时光中静坐着,堪堪回首,一眼便是两千八百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