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里的迫击炮,来太原这里就能近距离接触!
更新时间:2021-11-09 来源:山西日报
老工业有了新光彩。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巨轮街道胜利街旁的太原兵工厂,曾制造出新中国第一门制式野战火炮,为强军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保障。作为与沈阳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齐名的“兵工三大厂”之一,如今的太原兵工厂接过了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以“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这个新名字,为后人们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
“来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咱们山西还有这么历史悠久的军工文化。之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武器,觉得离我们很遥远,今天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三八大盖’是这样的来历,原来我们也可以制造勃朗宁、一单式手枪。”游客郭女士随着单位的研学团一起走进了这个承载着军工历史的地方,面对一件件老武器,她满心敬意。
“大家目前所在的这个工坊,是以前工厂的生产车间。它始建于1948年,以前工厂的仓库,后来作为木材的烘烤车间,解放以后,又作过工厂的加工车间。”何越是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研学部教师,如今的她也担任着为游客们讲解的任务。“在这个车间里面,展示了一些图纸、机器设备,以及展示了民国时期的火炮生产的总体流程。里面展示的都是工厂从20年代到60年代所用的一些设备。”在何越的讲解之下,一间间老厂房、一件件老设备背后的故事,重新鲜活了起来。
▲何越介绍厂房中的老设备
作为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工业遗产,太原兵工厂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意义——山西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近代中国火炮的发祥地、山西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共和国礼炮的故乡”、百年军工企业……在这一重重身份之下,“老厂新用”的想法就被提了出来。
“当时是考虑到这个厂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项目办主任刘贵红回忆着产业园成立的来路,“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就有这样的想法了,依托厂里遗留的老建筑和工业遗产建一个展览馆,通过展览展示,弘扬山西的民族工业、晋造工业、军事工业和咱们国家的军工文化。因此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红色文化、百年文化的挖掘。”
据介绍,目前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正在试运营,主要承担着中小学生研学、企事业单位团建、主题教育的作用。“未来还会逐步开发一些沉浸式的体验,通过对武器装备的数字化开发,让大家可以亲自体验一把。像是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使用的60毫米迫击炮,反坦克的无后座力炮,山炮等,在抗美援朝期间,厂里也曾生产过这些装备以支援前线,在未来我们也想让大家可以亲自操作、体验、感受那些先辈们用过的武器。”刘贵红表示,在展馆未来的规划中,体验感是他们提升的重点。
▲展馆中陈列的老设备
从2008年100多平方米的历史展馆,到如今占地5000多平方米,展览百年史物20000多件的“三馆一坊”,离不开每一个“兵工人”的努力。“今年是人民兵工创建90周年,我们有这个义务、有这个责任,把这些历史展览展示出来。”刘贵红表示。(记者:刘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