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要闻 > 时政要闻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畜牧业防雪灾寒潮冻害防范措施

更新时间:2023-12-15     来源:屯留融媒

冬季日照时间缩短,气温骤降且温差变化较大,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更容易存活,低温冻害容易导致畜禽病害,尤其近期大雪容易导致养殖圈舍坍塌及道路封堵造成饲料物流运输流通不畅,均会给广大养殖户造成较大损失。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畜牧兽医综合服务中心提醒广大养殖户应对寒冷风雪灾害,应提前做好各项预备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后勤保障措施。
二、(一)各畜禽养殖场(户)要在低温严寒气候来临前储水备料,抓好水、电、路和畜禽圈舍等基础设施的全面检修,对破损畜禽圈舍及时进行加固,防止倒塌。下雪时及时清除积雪,防止压塌圈舍。圈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在冬季时要增加保温设施,可以堆放作物秸秆,临时砌泥土坯等措施。陈旧圈舍要及时封严墙体、门窗的残留缝隙。
三、(二)准备好发电机和一定数量的油料,供水管道用保温材料包扎,防止水管冻裂。
四、二、饲养管理措施。
(一)生猪防冻抗寒技术措施
生猪防寒保暖重点是母猪的产房和仔猪保育舍。
1.适当增加猪只饲养密度。冬季在同一圈舍内一般应比平常增加1/3的猪只,可互相取暖,猪体散热量也加大,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但饲养密度也不宜过大,以免猪只打斗。
2.采用供暖设施设备保温。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猪舍内安装保温设施,如大功率灯炮、仔猪保温板、远红外加热仔猪保温箱、地暖、暖风机等,增加舍内温度。较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开放式猪舍要覆盖塑膜,最好是双层塑膜,保温效果更好,这种方法适宜肥猪舍和非哺乳母猪舍;二是用红外线保温灯加热增温,适宜于哺乳母猪舍和仔猪舍;三是使用木板、竹板、加厚纤维板等温暖性床板,适宜于仔猪舍和保育舍;四是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适当通风,防止有害气体中毒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和畜禽死亡。
3.加热饮水。一是将猪的饮水加温后倒入食槽;二是应用热水拌料,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并即拌即喂;三是在加温饮水中添加适量葡萄糖(每公斤饮水中加20克)。
4.增加喂料次数,适当增加能量饲料。严寒冬季,猪需要的能量和饲料量增大。怀孕母猪每头每天增加饲喂1公斤饲料,其它生猪(仔猪、保育猪、育肥猪、泌乳母猪)应充分供料,让其自由采食;也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15%玉米、小麦等能量饲料或添加适量油脂,提高饲料能量浓度。
5.加强饲养管理。一是加强哺乳仔猪的管理,防止冻伤、冻僵、冻死,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并加强仔猪补料;二是勤清猪舍粪尿,尽量少用冷水冲洗,保持圈舍内干燥。
(二)家禽防冻抗寒技术措施
1.做好禽舍保暖。在低温条件下,关闭门窗,加挂塑料布、厚门帘、饮用温水等方式进行防寒保温,必要时可在鸡舍内增加加温设施,使禽舍温度不低于3℃。
2.适当增加饲料能量。适当增加日粮中能量饲料比例,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20%玉米,并根据体重大小适当增加喂料量,气温回升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喂料水平。
3.保持环境干燥。要强化管理,保持禽舍内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舍内地面严禁泼水。
4.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鸡舍内有刺激眼鼻的味道对鸡造成的影响远比低温造成的影响大,因此可在做好保暖的同时,鸡舍一定要适当通风。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开窗通风;及时清除禽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尽量少用冷水清洗,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证舍内氧气充足。可在保温的同时,部分位置较高的窗户不要关,便于通风,降低部分室温,以便鸡群逐渐适应低温。
5.增加光照:冬季自然光照时间短,不能满足产蛋期鸡的生产需要,要补足到每天16~17小时。
(三)肉牛、肉羊防冻抗寒技术措施
1.调整饲养方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避免牛羊在舍外受寒挨冻。确需舍外放牧应选择在上午11时~下午3时之间,抓住晴好天气的中午,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让其边采食边晒太阳,以促进其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2.做好栏舍防寒保暖。圈舍应用塑料布密封厚实材料封闭缝隙,关闭门窗,防止贼风侵袭;窗户玻璃应保持干净,以利采光。
3.适当增加饲料能量。母牛每日补喂1~2千克精料,羊的精料供给量应比平时提高20%,同时可增喂青贮料、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多汁饲料,有条件的可喂给混合精料,适当添加骨粉和矿物质盐。
4.饲喂热粥料和热水。不饮冷水、雪水、冰冻水,尽量饮温水、自来水或井水,在水中加点盐,最低温度不低于10℃。精料最好制成38℃左右的热粥饲喂,同时供给充足、温度适宜的饮水,水温在37℃为宜。满足其对营养的需要,提高机体御寒能力。
5.加强饲养管理。在圈舍内辅上垫草,并做到勤换草、勤打扫、勤除粪,尽量少用冷水清洗,防止冷水直接冲洗畜体。
6.备足草料。养殖场(户)应备足饲料和饲草,防止大雪可能产生的饲料饲草供应和运输困难,确保饲料供应。
7.适当运动。天气晴朗时,将牛放出舍外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三、疫病防控措施。
1.做好消毒工作。要定期对圈舍及周围环境消毒,同时做好进出人员及车辆的消毒工作,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2.每天定时巡查。各养殖场(户)要每天早、中、晚对饲养畜禽进行巡查,发现患病动物及时隔离观察治疗,发现重大动物疫情及时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严防疫情扩散。
3.做好免疫监测工作。养殖场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畜禽的免疫接种工作,并加强免疫抗体监测,对抗体水平不合格、超过免疫保护期、新补栏的畜禽应及时进行补免,防止疫病发生。
4.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发现场内出现重大动物疫病疑似症状的病例,应及时向所在乡镇政府和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按有关规定做好应急处置。
5.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各养殖场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防疫物资,包括疫苗、消毒药品、预防治疗药物等,为动物疫病防治及应急处置做好准备。(程茜云 文/图)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2555    投稿邮箱:sjdsblfl@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