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城区立体农业种养新模式助力增产增收
更新时间:2023-11-06 来源:长治日报
11月1日,走进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翟店街道西天贡村渔得田农场,“鱼菜共生”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内一畦畦生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蔬菜大棚旁,鱼池整齐地排列着,池水碧绿清澈,鱼苗成群游弋,几名工作人员在给鱼儿喂食。整个基地生机盎然,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种养产业画卷。
如何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融合在一起?“鱼菜共生”系统,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鱼菜“和谐共生”,即“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鱼菜共生’新技术是用养鱼的水种菜,菜的根系过滤水质后养鱼,既发展蔬菜产业,又发展养鱼产业,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平衡关系。”作为渔得田农场负责人,“80后”返乡创业新农人申慧楠介绍,整个生产过程循环发展,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节约了资源,有利于生态环保,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历史文物、特色大棚蔬菜产业、独特的区位优势,西天贡村深度挖掘村庄历史与文化传承,打造独具特色的农耕体验园,建设生态宜居旅游示范村。
“农场占地340余亩,园区分为种植区、观光休闲游乐区、共享菜园、分拣等区域,同时配备育苗间、农产检测科研室,主要种植旱地大葱、西瓜、草莓、甜瓜等。”西天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申良旗说,“鱼菜共生”项目已经成为特色品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今年5月份引进‘鱼菜共生’项目,目前已经试验成功一茬生菜和芹菜。”申慧楠满怀信心,接下来,计划把瓜果类蔬菜“搬”到水培池,再增加两到三座大棚,进一步推广绿色有机循环农业技术,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从生态农业循环种植到观光、休闲农业升级改造,西天贡村积极探索,围绕“绿色生态”主题,深度挖掘农业资源优势和潜力,拓展举办亲子互动、户外露营、研学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不仅能观光游乐,还能体验喂鱼、种菜的乐趣,学习农耕文化,享受乡土生活,推动生态农业循环种植向现代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场的经济绿色高效增长。
“1座大棚、2亩叶菜、3份收入……”作为新农人,申慧楠不断探索现代农业种植新模式,实现高质高效化种植。“今年,我们已经接待了好几批游客,不仅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无土栽培原理,培养游客的生态循环和环保理念,同时也增加了农庄的经济效益。”
集科技种植、采摘观光、农业智能、研学劳动教育、鱼菜共生、科研于一体……望着生机盎然的农场,申慧楠无限憧憬:“我们将致力于打造集种、观、游、乐、教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模式,将一产种植、二产深加工和三产观光采摘融合发展,拓宽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梁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