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化工集团高河能源:以创新之笔 绘奋进蓝图
更新时间:2024-01-15 来源:潞安化工
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近年来,乘着“智能化、数智化”的东风,潞安化工集团高河能源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速科技创新步伐,积聚新动能、释放新动力、产出新成果,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
优化机制 强化创新“主引擎”
新年伊始,从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传来喜讯,高河能源公司报送的《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瓦斯超前预控装置》《一种用于煤矿爆破的防护装置》《一种煤矿井下充填开采的温度测试装置》等15项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纷纷获奖。这些“五小”创新成果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近年不断完善的创新攻关激励机制。
机制用得好,创新效率高。为了激发全员创新活力不断涌现,攻克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探索重点创新项目,高河能源公司制定了“揭榜挂帅”创新攻关激励机制。主要围绕矿井精益化管理提升、智能化矿井建设、高效瓦斯治理、矿井重大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清单”,定期征集、筛选与发布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需求榜单,组织调动公司全员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问题难点在哪里,创新突破就在哪里。在基层征集汇总“问题清单”后,公司“双创中心”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情况,集中组织评审专家成立课题审核小组,对征集到的项目需求进行科学论证,重点遴选出切实制约安全生产的急难问题和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应用面广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需求建议,从每个课题的当前背景、实施步骤、实用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诊断”,最终确定攻关课题,确保张榜课题有人揭、揭下来能实施、实施后有成效。
“人才是推动创新工作的根本,专业的技术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不断完善优化的激励机制支持下,‘揭榜挂帅’项目将使大家干事创业的动能得到充分释放,创新实干、敢闯敢干的精神得到持续发挥。”高河能源双创中心主任王书说。
科技赋能 助力创新“加速度”
科技创新实力是衡量一个企业先进水平的重要依据。走进高河能源公司的智能掘进驾驶舱,技术人员通过一键启动,即可实现对井下掘进机进行远程掘进操作。随着集团首个智能掘进远程驾驶舱在高河能源公司落地,标志着公司智能化掘进再次提档升级。
还有,去年,高河能源公司5G“智矿通”产品体系和RED-MOS智能管控平台应用,分别荣获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二等奖,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再有,今年,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悉,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国家能源集团承办的2023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评选结果揭晓,高河能源公司选送的E2312综采工作面在2023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智能综放赛道中被评为“二等级”荣誉……
如此种种,这些高科技高智能系统的投用,只是高河能源公司扎实开展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随着采掘系统智能化程度不断深入,高河能源向创新要效益、向科技借动力,在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上,以颠覆传统、技术降本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不断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如今,高河能源公司充分发挥“双创中心”“一中心四平台”技术攻关效能,围绕重大灾害治理难题,重点在瓦斯治理、水害防治、顶板管理等领域开展系统协同攻关,长距离定向钻探、水害监测预警、定向预裂强制放顶等技术取得新成效。随着各类攻关项目落地生根,各种创新成果层出不穷,2023年度共完成科技创新92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4项、发明专利3项;“五小”创新项目立项264项,完成251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创新成绩单。
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高河能源公司将以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智能化建设为目标,锚定高质量发展,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不断攻关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以创新驱动发展,用科技赋能未来,为公司智能化矿井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的创新动能。(刘飞龙 连雅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