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让安全之路更坚实!
更新时间:2023-06-14 来源:潞安化工
山西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原则,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红线意识,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主题,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治理事故隐患,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断提升矿井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设“新时代标杆引领型矿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常村煤矿牢固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赢在标准、胜在执行;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的安全理念,围绕安全生产奋斗目标,认真盘清目标账,推行安全目标“契约化”管理,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落实到各个管理层级、各个专业系统、各个责任主体、各个岗位、各个时段,通过层层传递安全压力、层层压实安全责任,构建了具有常村特色的安全目标责任体系。
深入推行“查现场、查事故、查图纸、查行为、查制度、查标准”六查工作方法。各队组结合“六查”要求,开展岗前仪式必查,并结合当月事故、隐患、“三违”情况进行全面复盘总结,围绕“整顿+改善”,制定预防性措施,确保日常管理有效提升;安全监察大队围绕“六查”内容,完善现场“动态安全生产评估表”,监督队组现场执行;各专业科室结合“六查”清单内容及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本专业日常检查、开工验收、全覆盖大检查表,每月结合检查结果,从“人、机、料、法、环、管”查找系统存在的不足,对标找差距,对表抓整改。
大力推进“一线工作法”。聚焦现场、聚焦风险,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认真“盘清问题账”,深刻剖析问题背后的制度机制及作风根源,变问题为课题,变课题为任务,变任务为行动。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推动各类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让人人讲安全成为新常态,实现了“作业零失误、操作零伤害、生产零事故”目标。
在此基础上,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群监员、协管员、青年示范岗的安全管理、监督职能作用,通过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安全故事征集”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切实把党建工作“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安全发展“硬实力”。将“精益”“算账”元素融入队风、科风建设,推广实施一、二线队组人员安心奖,通过家企联动、亲情提示,把家属的关爱融入到安全管理全过程。以“精益思想”文化引领安全培训方向,以“岗位达标、现场达标、专业达标”为抓手,建立了“立体式”培训模式,压实了“矿、科、队”三级培训责任。采取“线上+线下”“全面+重点”“集中+分散”“脱产+业余”“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模式,运用“精准培训”机制、“精益管理”机制和“双创基地”平台,全面夯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全员培训管理。
常村煤矿坚持“安全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矿井中心工作,持续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了管理上有标尺、行动上有落实,提升了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建设水平。
以制度促落实。建立应急指挥、管理机构、功能部门、救援队伍等,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编制修订了《常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制度,明确了应急管理岗位职责,组建了兼职救护中队,编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等。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制定了综合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流程。
以培训促提升。为有效提升人人会应急的理论水平,矿培训中心依据年度应急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培训对象为应急指挥人员、应急机构人员、应急抢险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主要内容为安全知识、应急预案、岗位专业知识、应急救护知识、避灾逃生技能、事故预兆等。同时,根据培训人员工作职责要求及层次,实行全员分级分类培训,采取外培与内部培训相结合形式,确保了培训效果。2022年至今,累计完成应急培训6400多人次;2023年,兼职救护中队在基层队组开展了创伤急救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32支基层队组,培训井下员工441人次。
以演练促实战。重点围绕矿井瓦斯煤尘爆炸、矿井水灾、矿井火灾、雨季“三防”、大面积停电、主扇无计划停风等事故灾害,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2023年,全年计划应急演练12项次,截至5月20日,已开展应急演练3项次,参演人数500人次,投入资金4.5万元。全年应急演练分别是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演练、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井下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同时,根据4月25日全国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精神,结合矿井生产实际,于5月9日组织实施了地面火灾事故逃生应急演练,并计划在近期实施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演练。据统计,2020年到2022年计划应急演练31次,实际开展应急演练31项次,实现了应急预案演练全覆盖、全部按计划开展。(李文龙 乔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