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和顺公安松烟派出所:“警察蓝”为老区“奔跑”加油
更新时间:2022-08-24 来源: 晋中公安
和顺县公安局松烟派出所
“警察蓝”为老区“奔跑”加油
太行之巅,清漳河畔,梁余古县,焕发生机。晋中市和顺县是著名革命老区,抗战时期,八路军首登太行就来到和顺,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秦赖支队、中共晋冀豫省委、中共晋中特委、晋东南牺盟总会等机关都曾驻扎和顺,这里一度是我党抗战的军事中枢。解放战争时期,和顺县又成为我党我军重要的兵源基地、战勤基地、战略后方。
历史烟云去,先辈精神耀。如今,勤劳质朴的和顺人民大力弘扬老区精神,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优美、民生殷实的壮美画卷。一块块光伏发电板“造血生金”,一栋栋蔬菜大棚“摘”出幸福,一个个特色产业园增收致富,一台台巨型“大风车”转动希望……行走在梁余大地上,处处展现出勃勃生机,“幸福”成了和顺人民的关键词。为守护好一方红色沃土,和顺县公安局松烟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奋力做好侦破打击、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纠纷调解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松烟派出所在被省委授予了“平安山西建设先进单位”,被命名为全省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忠诚本色
8月16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松烟派出所,所内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伴随着工人忙碌的身影和机械的轰鸣声,大院内一派热闹的施工景象。所长冶鸿信指着院子东侧刚刚建起的一排平房说:“一个月后,新建的值班备勤室、户籍室、民警餐厅就能投入使用!”他向记者介绍,派出所力争尽快完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为民警提供舒适良好的办公生活环境,全力助推各项工作提档加速,不断激发新活力,释放新动能,也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捷。
跟随冶鸿信行走在派出所主楼的楼道里,墙壁上挂着多幅红色革命遗址照片,让人忍不住驻足停留。“和顺县红色文化资源富集,革命遗址达70余处,2019年入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作为土生土长的和顺人,我们更应该聆听红色故事,接受精神洗礼,不断激发为辖区群众幸福生活而奋斗的磅礴力量。”冶鸿信说。
记者了解到,前些日子,冶鸿信带领全所民警辅警到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参观了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园、梁余古文明展厅、廉政教育基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和军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岁月,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句句铿锵的誓言,深深地打动着大家。牢记革命历史,弘扬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作风已成为全所民警辅警的共识。
“穿越历史烟云、回望峥嵘岁月。了解了革命前辈顾全大局、出生入死、视死如归的革命事迹,我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也告诉自己,只要穿上这身警服,就要扛起群众平安的托付。”民警翟世超说。
激发内生动力
多元化解纠纷
位于派出所一层的“小郭调解室”内,“让则通 通则顺”的标语特别醒目。在所里值班的辅警马越正在回访一起纠纷调解。“咱的核桃树卖了800块钱,工人正准备锯树呢!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小范昨晚还到我家来和我打了会儿扑克,我们关系好着呢!”电话那头范大爷说。
范大爷和侄儿小范是大发沟村房前屋后的老邻居,两家还沾着亲。早年,两家人关系一直不错,但近几年两家人却因为一棵核桃树结下了梁子。先是范大爷家的核桃种在小范家房后,核桃成熟后有一部分会掉在小范家房顶上,范大爷多次上房收核桃,小范担心踩坏房顶造成房子漏雨,拒绝老范登上自家房顶。更蹊跷的是,到了今年这棵本来高产的核桃树突然不结果了。老范不禁起了怀疑,是不是小范给树浇了毒药?老范找到小范质问时,小范坚决否认。有一次,两人发生激烈争吵后,小范推了老范几下,气不过的老范向派出所报警:邻居毒坏自己的树,还动手打人。
接到报警后,包村辅警马越和出警民警一同到达现场。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马越为解开老范心中的疑惑,专门请来林业专家咨询核桃树不结果的原因。了解到核桃树不可能是因为中毒导致不结果的情况后,老范还咽不下小范动手的这口气。马越随即联系村书记、综治员、司法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从法理、情理两方面开展调解。一番推心置腹的开导后,老范和小范都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红着脸握手言和。
调解结束后,老范再次向马越发出了求助:他想把这棵不结果的树卖掉。马越爽快地答应下来,接下来的几天里,马越抽出时间陪着老范找林业局相关人员给树估价,去县城找合适的卖家,终于以800元的市场价把核桃树卖给了县城做家具生产生意的曹老板。
“为了我这800块钱,小伙子你陪我跑了好几趟,说出来我都不好意思……”老范说。
“您满意就好!有事还是找我,我是咱村的管片辅警。”马越笑着说。
近年来,松烟派出所立足辖区特点,由调解经验丰富的山西卫视《小郭跑腿》总策划人郭鸿雁为会长,松烟镇“四员五老”为组员,创立了“小郭调解室”,积极打造“警务进村社、服务零距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调解室成员包括民警、律师、综治员、老党员、老干部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在调解过程中既有法律工作者参加,也有民警参与,既有专业性,又有权威性,更能以理服人,依法调解,服务群众,真正做到了警调对接。截至目前,派出所共调解矛盾纠纷120余起,化解率达100%,将矛盾化解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
“我们建了23个警民微信咨询群,每个群都有包片民警辅警负责答疑解惑,搜集民情,很多矛盾纠纷也能第一时间化解在萌芽状态。”冶鸿信说。
爱民星火燎原
守护一方安宁
“来参观下我们的案件研判室,这里接通了辖区23个村庄内重点路段、部位的监控视频,对我们巡防工作和案件侦破作用很大!”翟世超说。前些日子,派出所接到辖区南天池村书记陈宝珠报警,村民老张家放在门口供左邻右舍乘凉的石板不翼而飞,有几位村民反映是两位工地工人偷走了石板。接到线索后,翟世超迅速查找事发时间段的监控录像,很快抓取到了两名盗窃嫌疑人的清晰影像。翟世超又快速联系工头,确定了两名嫌疑人的身份。“那两个人今天中午回老家左权了,要过几天才回来。”工头无奈地说。
“石板不值钱,但是放在我家门口十多年了……”听到老张语气中带着惋惜,翟世超马上和派出所提出了去左权县追回石板的申请,当天就开车直奔嫌疑人老家,被抓获时嫌疑人正坐在偷来的石板上乘凉……
“以后再也不敢了!我们以为这个不值钱,偷了不可能被抓……”这是嫌疑人被捕后的第一反应。
“下我们派出所辖区看看!”冶鸿信向记者发出了邀请。跟随冶鸿信来到辖区白仁村,村民张大姐见记者来采访,热情地介绍:“咱白仁村自建木耳场以来,基本上没有闲置的人,像60岁以上的人,在外头打工也不方便,但是在本村,就可以在木耳场打工。”原来,白仁村将村集体非承包耕地租赁给银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既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又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
生活富裕了,群众的精神需求也高了起来。七夕节前夕,管片辅警白浩栋了解到,村里多对老人想补拍结婚照,但村里却没有这样的专业人才。“我来!”白浩栋平日里就爱好摄影,在走访中得知群众需求后,他每天骑着警用电动车,挨家挨户上门帮群众拍摄。每次离开前,他都会拿出印有自己名字和联系方式的名片递给群众,说一句“有事找我!”拍好照片后,他又去县里把照片洗出来,挨家挨户送到群众手上。
“我们松烟镇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把这份浪漫送给群众是最好的七夕礼物!”27岁的白浩栋微微一笑,露出两颗洁白的虎牙。前几天,趁着白仁村一年一度的庙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回来之际,白浩栋又给全村229人拍了一张“全家福”。自今年6月和顺县公安局在全县推行“一村一辅警” 警务机制以来,松烟派出所切实将警务延伸到百姓家门口,以“基础实”赢得了“百姓安”。
阡陌交通,勾勒出发展的五线谱,红色的光芒,闪耀在忠诚的公安队伍身上,晋中市和顺县松烟派出所民警辅警扎根于此、浸润其中,耳濡目染地接受着红色革命传统的熏陶,他们饱含热情、努力传承、细心呵护,守护着这片红色热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