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美食 > 都市美食

传统二十四节气里蕴藏的食养

更新时间:2025-04-08     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时祭祖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清明节气的特点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期间,北半球的日照明显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几天低于12℃。

清明节气的饮食习俗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饮食习俗。馓子为一种油炸食品,香脆味美,古时称“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清明健康养生法

清明时节,气温还不稳定,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阴雨绵绵。人体常湿困,四肢麻木。因此,饮食调理中,除了要利水渗湿外,还要适当补益,尤其要养血舒筋。此外,清明时节,细菌、病毒等繁殖加快,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而且花粉症也在此时节多发。

清明《食疗》药膳

举例《食疗》——蒲公英

性味归经:性寒,性肝味甘苦,归肝,胃经。

食疗养生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忌食人群: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注意事项:蒲公英不宜过量食用,否则很容易引发肠胃不适,比如恶心、呕吐等。

功效与作用:①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②消痈散结: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③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④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⑤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另外,蒲公英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举例《食疗》——蒲公英粥

食材配方:粳米100g,蒲公英90g,盐适量。

食疗功效:①清热解毒,消肿散结;②适用于肝炎、胆囊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急性结膜炎等症;③适用于急性乳腺炎,乳房肿胀疼痛,急性扁桃体炎,疔疮热毒,泌尿系感染,传染性肝炎,胆囊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眼结膜炎及小儿暑痱、热结便秘等。

举例《食疗》——黄芪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归脾、肺、肝、肾经。

食疗养生功效:健脾补中,益胃固表,有较显著的利尿和降压作用。

适宜人群: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等患者。

忌食人群:腹胀、风热咳嗽、感冒者不宜食用。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患者及阴虚阳亢者忌食。

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在食用黄芪时,一定要遵照医嘱,否则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作用与功效: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证,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证见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血压、保护心脏,以及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加机体免疫力,可以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者有效,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尿蛋白,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举例《食疗》——黄芪烧猪蹄

食材配方:黄芪20g,猪蹄2

食疗功效:益气补肾,通经益脑。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四肢疼痛、虚胖浮肿、肢软乏力、脑力衰退等症。

各种体质人士均可服食。

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投稿邮箱:sjdskx@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