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美食 > 都市美食

统一了山西的“省菜”过油肉,竟让本地人“吵”起来了?

更新时间:2025-04-07     来源:山西晚报

电视剧《黄雀》中的太原过油肉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由此不少山西网友开始了一场关于“正宗过油肉到底怎么做”的争论~

/ 

别吵啦!别吵啦!今天就带你看看这道号称“三晋一味”的山西“省菜”——过油肉,到底有多少种吃法?咋吃才叫“正宗”?

“省菜”过油肉,

到底有多少种做法?

在山西,无论是婚丧事筵、好友聚餐,还是家庭日常烹饪,桌上总有一道眼熟能辨的菜肴——过油肉。它宛如一张饮食名片,毫无争议地统一了全省人的味蕾。

/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若你要问,过油肉凭啥能成为省菜?答案只有一个:因为它足够好吃!虽说大家都认可过油肉好吃,但是毕竟山西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对“好吃”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你的好吃我的好吃,好像不太一样”……

在太原人眼里,过油肉是木耳、蒜苔、笋片配金黄油亮的肉片;

/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在相邻的阳泉平定人眼里,配菜的蔬菜部分改成了白菜才叫“正宗”。

/ 

图源:平定县文化和旅游厅

往北走,大同的过油肉,配菜相对更少,基本只有木耳和大葱就能组成一盘美味;

/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往南走,晋城人的过油肉,要和大米搭配,用浆过的肉片一过油,再配上蒜苔、西红柿等,浇上米饭,变成了一道汤菜,这饭才吃得足够入味。

/ 

图源:太行日报

除此之外,更有土豆、小花卷、尖椒、台蘑、栲栳栳等多种多样的搭配,使用猪通脊和鸡脯肉为主料制作的“红白过油肉”;用水发海参作为菜的主要配料的“海参过油肉”……可以说,过油肉真的是包容性极强的一道菜。

让评论区“吵翻天”的菠菜梗

到底是什么做法?

那么,这么多做法里,为啥没看见让评论区争论不下的“菠菜梗”?到底有没有菠菜梗这种做法?

答案是:有!不仅有,而且足够正宗、讲究!

/ 

过油肉作为山西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美食,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与民间家常菜“万物皆可配”的做法不同,传统过油肉沿袭百年的烹饪技法,主料要用猪身上最嫩的里脊肉或元宝肉,笋要选择当年的清水笋,木耳要用野生小木耳,搭配红鹰头菠菜梗、马蹄葱。

/ 

除了选材讲究,制作方法也很精细。

将猪肉顶纹横切成宽16毫米、长26毫米、厚3毫米铜钱大的薄形片状,放入盆中冲水沥干水分,加蛋黄、盐少许、淀粉、料酒、花椒大料水等将肉打匀,静置直到肉逐渐把这些调料“吃透”才算备料完成。

/ 

过油肉,顾名思义“过油”是这道菜成败的关键。因此,油和火候也至关重要。油温过高,肉片粘连,外焦内生;油温过低,易脱糊变形、肉片柴老干硬。恰到好处的火候,才能使肉片色泽金黄鲜艳、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

山西人吃饭少不了醋,而“省菜”过油肉的“灵魂”,也在于陈醋的点染!

腌制好的肉片在五成热的油锅里滑成淡黄色后捞出。锅内留油少许下葱姜蒜炝锅,再加入辅料和肉片,开始第一次加醋,起到增香保嫩的作用。加入盐和老抽以及事先兑好的清汤、淀粉、花椒水翻炒几下之后,进行第二次点醋,轻轻一点达到有醋味却吃不到醋的境界。

/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一套操作下来,肉与醋完美碰撞,激发出深藏其中的美味。醋的灵魂注入,让这道过油肉香而不腻,嫩而不柴,滑而不粘,吃完唇齿留香,余味悠远。

什么叫正宗?

好吃才叫“正宗”!

在表里山河之间,三晋大地的饮食文化犹如一部厚重的史诗,过油肉便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章。对肉片精雕细琢与二次加工,是深植于山西人血脉里的执着与讲究;顺应时节巧妙搭配的蔬菜,尽显山西人的调和智慧;而全省各地风格迥异的食材搭配法则,更生动诠释了山西人“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话说回来,究竟什么才叫一盘“正宗”的过油肉?或许,对于眷恋故土的山西人而言,能带来家的味道,好吃入味才是评判“正宗”的不二标准。

一盘过油肉,无需追求多精致的摆盘,也无需准备多名贵的食材。当一家人围坐,一份能融入老百姓质朴且充满生活烟火气的菜,就是一份能勾动味蕾的“正宗”美味,也是老百姓有滋有味的生活。也只有这样的菜,才能历经时间的洗礼,成为无数山西人舌尖上共同的“乡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投稿邮箱:sjdskx@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