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美食 > 都市美食

入伏吃面

更新时间:2024-08-01     来源:山西晚报

/
  中国人的生活中运行着两套时间体系,一种是公历,一种是农历。每年总有些时候,中国人会把日子自动切换到农历上,按照传统历法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比如,春节阶段,比如数九寒天,比如三伏天。
  “夏至三庚便数伏”。“三伏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起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起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2023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1日,出伏是8月20日。三伏天,有整整40天。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故而,伏天有避暑的习俗。谈及习俗,自然最避不开的就是吃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这句成为伏天最广泛传播的俚语。不过,到了山西人的生活中,头伏吃面,中伏吃面,末伏也吃面就对了。
  伏天吃面不是问题,吃凉面,还是吃热面,才是问题。有的人说,夏天吃热汤面,出一身汗才能解暑,有的人则认为,夏日炎炎,没胃口,出锅的面必须过了凉水吃才舒服。看似是生活中的小事,然这背后也有很深的缘由。
  伏天喝热汤面最典型的代表便是何晏,三国时期的何晏,是曹操的女婿,长得一表人才,最关键的是面如傅粉。曹操的孙子曹叡总觉得何晏白得不自然,在他成为魏明帝之后,一日心血来潮,三伏天里让何晏喝热汤面,何晏喝得满头大汗,自然就用袍袖擦拭头面,结果不仅没把粉擦掉,反而,越发白里透红。曹叡让何晏三伏天喝热汤面,何晏不曾心生疑虑,显然,这种饮食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食俗。
  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年间,汤饼这种食物是贵族才能享用的饮食。东汉时期,石磨出现后,让一直以来粒食的麦子,得以磨成粉,有了适口性,自然也就成为金贵的饮食。东汉的第十位黄帝刘缵8岁即位,当时朝政基本上控制在梁太后的兄长梁冀手中。同样在炎炎六月的一天,朝堂之上,小皇帝对梁冀心生不满,称其为“跋扈将军”,不料惹祸上身。梁冀逼迫小皇帝身边的太监在皇帝所吃的汤饼中下毒,要了皇帝的命。《后汉书·李固传》中对此事做了记载。东汉末年刘熙《释名·释饮食》:“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溲在这里是用水浸泡、拌和之意,说明汤饼就是面粉和成面之后,再经过加工煮制而成的面食。
  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三伏天主打的还是热汤面,待到冷淘,也就是过水面出现时,已经是唐宋时期了。
  到了唐宋时期,南北交流频繁,小麦种植更为广泛,汤饼的食用范围扩大到普通平民。最重要的是面粉加工的技术得到了更大的进步,这才给面食种类丰富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支撑。
  唐代,夏日里便产生了一种汤饼称为“冷淘”,类似于今天的冷面和凉面。其中槐叶冷淘更是因为杜甫的诗篇成为唐代凉面的代表作品。据《大唐六典》记载,唐玄宗时期,每到夏天,在朝廷的朝会、宴席上,都会给官员们准备这道槐叶冷淘,深受大家的喜爱,诗圣杜甫大约是恰好在某次朝会或是宴席上品尝到了这款美味,对此念念不忘,故而写了篇日记。这种美食,后来也出现在苏辙的诗中,“冷淘槐叶冰上齿,汤饼羊羹火入腹”。但这种制作方法到清代乃至近现代已见不到记载。现代人也曾想尝试恢复这款冷淘面食,不过,大多也只能是依葫芦画瓢,望文生义,臆造一番。
  关于伏天吃面到底是热吃,还是冷吃,看来是个时间和技术问题,当面粉加工技术还是初级阶段时,饮食方式主要是热汤面,到了面粉加工技术成熟完善后,制作技艺的变化让饮食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过水面,冷淘等方式自然也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夏日少吃凉的,多吃热乎的,相对于脾胃确实更为友好一些。三伏天吃冷面,还是吃热面,也就无需纠结,看各家习惯和个人身体情况了。(李雅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投稿邮箱:sjdskx@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