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椿”味浓
更新时间:2024-05-13 来源:山西晚报
“东风又度满城芳,一树椿芽独蕴香”“抱孙探雀舟,留客剪椿芽”“嚼之竟日香齿牙”……在最美的春天,我在书香中与诸多香椿邂逅,不觉然唇齿生香,循书觅“椿”而往。
先来看牟融笔下深情满溢的香椿。古诗词中常用“椿”来比喻耄耋之年的父亲,把母亲形容为“萱草”,于是便有了“椿萱并茂”的说法,意指父母健在、健康长寿。唐代诗人牟融的《送徐浩》:“千里好山青入楚,几家深树碧藏楼。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诗中形象地把满头白发的父母比作“椿萱”。当游子外出,心中非常挂念家中年迈的母亲,虽然外面青山碧水、枝繁叶茂、亭台楼阁、鸟语花香,但再美的景色也留不住游子匆匆而返的脚步。“堂上椿萱雪满头”,容不得游子长期外留。诗人深情款款地表达着与朋友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椿萱并茂”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再来看苏轼笔下耐寒茁壮的香椿。宋代大学士苏轼,素有古代“美食家”之称。他在《春菜》里生动写道:“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可以说是人生重创。然而他却能随遇而安,乐观面对苦寒的弹丸之地黄州。在这里,他立地为号,取名“东坡”,从此命途多舛的他便成了令后人景仰的苏东坡。在这里,他躬耕而居、苦中作乐,“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以他名号命名的菜肴相继而出,名扬千古。他利用当地食材创制诸多美食,虽能满足口腹之欲,自得其乐,但他心头仍有一道挥之不去的乡愁。其中香椿就是其所处之境的真实写照,它耐寒而生,一心为民,椿香无比;嚼之,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这不正是苏学士自身品格的映照?其细微之处,足见苏东坡寄予香椿的浓浓乡情。
还有康有为笔下梗肥叶嫩的香椿。清代康有为对香椿更是喜爱有加,一首《咏香椿》名扬天下:“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1917年春末,康有为来到徐州萧县皇藏峪一游。瑞云寺的主持冬岭和尚热情接待他,并向康有为讲述了刘邦与皇藏峪的故事。
相传刘邦与项羽决战,兵败后来到皇藏峪避难,他饥肠辘辘,便向当地山民讨饭吃。适逢当天谷雨,山民苦于一时无菜,便从树上掰下一把香椿芽,做了“香椿托盘”和“生油拌香椿”两菜热情款待。刘邦食后,感觉醇香无比,妙不可言,遂问香椿芽为何如此好吃,山民告诉他,“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刘邦入眼便见沟底坡畔香椿数株,嫩芽碧绿,紫气萦绕,遂感慨:“但愿香椿长春!”从此吃香椿就有了“吃春”的含义,香椿树亦成了“长春树”。
恰恰康有为来时已是芒种,过了采食香椿的最佳时节,他无不遗憾地说:“我来的不是时候啊!”冬岭和尚却并没有让康有为失望而归,他用贮藏的谷雨前的香椿芽,做了煎豆椿卷、烩香椿丸子、炸香椿饼、旋纹香芽托四个菜款待他。康有为品后,齿颊留芳,回味无穷,不由诗兴大发,挥毫留下《咏香椿》的千古佳作。
春天如此美好,但稍纵即逝。我们不如伴着书香品椿香,在回味无穷的椿“鲜”之味中,把椿(春)吃进肚子里,让“椿”齿留香,在诗词中尽显辉煌。(王秀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