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美食 > 都市美食

折耳根 食物的终点

更新时间:2024-05-10     来源:山西日报

      去贵州之前,就有人说去了一定要尝尝折耳根。我听说过折耳根,但没见过,更没吃过,所以心里便有了惦记。
  我和妹妹下了飞机后就到了晚餐时间,急于体验当地特色,想吃酸汤鱼,于是选了一家火锅店,当我看见菜单上的凉拌折耳根时,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对服务员说:“要这个要这个。”
  这道小菜不一会儿就端了上来,火柴杆粗细的白色折耳根切成寸段,搭配上深绿色酸菜,红色小米辣、辣椒油,芝麻点缀,精致的摆盘,色彩斑斓,令人垂涎欲,我迫不及待地夹一根折耳根放入口中。
  折耳根这名字听上去多可爱啊,让我联想到俏皮的小猫咪,然而当我吃上一口后,一股难以形容的腥臭味儿瞬间充斥口腔,苦涩交织,所有不好的味道一股脑地涌来,随着咀嚼不断,这无法形容的味道在嘴里无边漫延着,说不出来的感觉。我问妹妹:你说这是什么味儿?妹妹寻思半天也没说出来,以一句“是让人流泪的味道”来形容,我俩笑出了声。
  红汤酸汤鱼端上来了,锅底食材丰富,我注意到汤底中潜藏的折耳根。服务员细心地指导如何调配蘸水,并强调需稍加折耳根以增添风味。
  这道菜的灵魂似乎就隐藏在这不起眼的折耳根中,使其焕发出贵州风味的独特魅力。尽管折耳根味道奇特,我却情不自禁地一次次夹起它,居然还欲罢不能了,这种感觉太怪了。我笑着对妹妹说:“这折耳根,真是个丑男,但是太有魅力了!”
  折耳根别名鱼腥草,诨名“食物的终点”,鱼腥草似乎更配得上它的味道,对于不喜欢它的人,“食物的终点”,就是“无限接近死亡”的过程吧,有诗云:“疑似食物尽头处,细品犹如生死间。”
  有人形象地形容过它的味道:如果想体验其味,可以去河边捞点小鱼,回家洗一下,别去鱼鳞,别丢掉内脏,趁小鱼还活着直接送嘴里开嚼,这味儿能吃得你怀疑人生。
  “倒是不必吐出来,但也没必要咽下去,完全没必要吃进去。”这句话直接把折耳根上升到哲学高度,折耳根在嘴里打转转:到底是让我去往哪里?
  一生爱美食的汪曾祺先生,也在《五味》中直呼自己受不了折耳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儿,实在招架不了。我的同事小周回老家云南探亲,发了一组家庭美食照片,那盘折耳根炒腊肉,醒目地占据C位。
  我走过的地方不算多,似乎每一个地区都有一些令外地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的“美食”,比如北京的豆汁、安徽名菜臭鳜鱼、广西的酸笋,虽令外地人侧目,但在本地人眼中,它们是一等美味,好像一个人的“纹身”,是刻在骨子里的味蕾记忆。只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之蜜糖,我之砒霜,折耳根这“人类的顶级味道”我知晓了,如果有机会,还想再吃一次。(夏学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投稿邮箱:sjdskx@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