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泛舟禅师塔 千年孤塔,盛唐余韵
更新时间:2025-04-03 来源:山西日报
据说,从东汉到清末,中国修建的塔在10万座以上,全国现存的古塔也有数千座之多。在数以千计的古塔中,运城盐湖区寺北村矗立着我国现存唯一的圆形唐代砖塔——泛舟禅师塔。
泛舟禅师塔为泛舟禅师的灵骨宝塔,是原报国寺的主要建筑。据唐长庆二年(822)的塔铭碑记载,该塔建于唐贞元九年(793),距今已有1200余年。
走进泛舟禅师塔,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佛塔高约10米,直径5.7米,体量不大,却处处散发着大唐的盛世风采。整座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比例协调,结构稳固,每一个细节都淋漓尽致地彰显着唐代建筑工艺的精湛绝伦。
塔基系青砖砌成圆筒形;塔身用方形砖柱分割为8间,南面开一小门,门框用石料作成。塔身无过多华丽装饰,端庄的造型展现出独特美感,塔身上的门窗雕刻,简洁而不失灵动,线条流畅自然,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清晰可辨,工艺之精令人赞叹;塔刹上雕饰有山花蕉叶、清花垂莲、仰莲宝盖,传说设计时曾吸纳波斯匠人的灵感,让中原古塔平添丝路风情。
塔身北面嵌有高1米、宽0.73米塔铭一方。这座塔的铭文排列方式也颇为独特,从左至右竖写,与常见的塔铭排列方式截然不同。这种罕见的排列方式,不仅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泛舟禅师塔的独特之处。
塔铭上记述,泛舟禅师生于开元二十七年(739),自幼聪颖,由于看不惯宫中皇亲国戚之间争权夺利,于乾元二年(759)20岁时出家礼佛。泛舟禅师塔是当地人曲环在泛舟圆寂后,为了“筑塔祀之”所建造的。
史书记载,曲环为陕州安邑(今盐湖区)人,唐朝中期名将。他自幼喜读兵书,勇于骑射。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率军大败吐蕃、南诏联军,威名大震。晚年他返回故乡并置地20余亩,建造了报国寺。并请来唐高宗李治玄孙、法号“泛舟”的禅师做寺院住持,两人志趣相投,经常弈棋论道至深夜。由于回家路途较远,曲环就在报国寺的北边建造别墅居住,其族人也在此安家落户,历代繁衍,逐渐发展成为村庄,这也是寺北曲村(后更名为“寺北村”)的来历。
千年风烟吹散了报国寺的无尽繁华,众多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唯泛舟禅师古塔独存。它凭借着脱俗超凡的气质,在高低错落的民居中自成一景、直刺云天。2001年,它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明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