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旅游 > 都市旅游

云览阳泉丨感受温河之美

更新时间:2023-02-23     来源:阳泉晚报、阳泉市文化和旅游局

温河大峡谷是上世纪70年代郊区人民建设水利工程而形成的。

温河为季节性河流,发源于盂县,流经郊区境内约17公里。当年的西南舁、东村、河底、三郊、荫营5个乡镇却因十年九旱一直受着缺水的困扰,民谣“荒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季季种庄稼,年年都欠收”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1971年,当地县区党委、政府顺应民心、急民所急,多方考察、几经研究,决定不等、不靠、不要,发扬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兴修温河水利工程。这项工程始建于1971年10月,竣工于1981年8月。近十年的时间里,当地有上万人参与建设,解决了6个乡镇10万人及13个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

穿过用巨石堆砌的温河大峡谷大门,不远处就是温河纪念馆,继续前行就是温河大峡谷。“这里的飞虹卧波、前池如镜、寨山白崖、四叠飞瀑、龙槽惊浪、双榆迎宾等景点看点十足,不少传说也十分有趣。”解说员介绍说。

/

听着水声顺阶而下,向北就能看到远近闻名的温河瀑布。整个瀑布由一洞生出,一分为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依山势由上而下形成每叠约10米的四叠瀑布。第一叠由洞中流出,远看如悬崖仙洞;第二叠一分为二,如“人”字形自然分流;第三叠顺岩铺开,气势恢宏;第四叠直落峡谷,如猴群跳跃,如潮水奔腾。四叠下又有石崖,瀑布泻下,形成天然“水帘洞”,万千细流,涌入河床。 

向南望,“飞虹卧波”“前池如镜”“寨山白崖”景点映入眼帘。状如“飞虹卧波”的奋斗桥是1971年11月至1974年9月修建的渡槽,渡槽上设有明渠。寨山白崖前是前池,由两岔河汇入而成,河水清澈如镜,故名“前池如镜”。 

说起寨山白崖,当地还流传着一段感人的故事。1945年7月16日半夜,东村村民兵正练习埋地雷时,侦察员从河底村跑来报告,日军当晚要对东村、苏家泉、山底一带进行疯狂的“三光”扫荡。由于时间紧迫,队长安排民兵集合,动员和帮助群众向山上转移。经过两个多小时,全村1600多名群众全部转移。民兵随即转向寨山山脚沿温河河岸向北转移,队长曹根明、王艮春撤退到温河北岸时,被一道悬崖挡住去路。他们没有退路,但为了不落入敌人之手,奋不顾身地从悬崖跳了下去,不幸把腿摔伤,落入敌人之手,光荣牺牲。撤退途中,民兵付发魁、付银才保护着14岁的儿童团员侯玉牛向温河上游跑去,被悬崖挡住了去路。他们宁死不做俘虏,跳了崖,光荣牺牲。

/

听着故事,继续向温河岸走去。潺潺河水向南流淌。讲解员说,关于河槽还有个传说。传说五条龙到人间准备落脚,白龙和黑龙饥渴交加落在了温河附近。黑龙发现眼前五光十色,是阳光照射在水上形成的。黑龙赶紧上前喝水,喝饱后抬头看见迎面的寨山上有一处洞穴,于是到那里休息。等它一觉醒来,突然想起白龙,赶紧返回去查看,发现白龙已经渴死了。后来,白龙变成了铝矾土矿石,造福一方百姓。

听着故事穿行在绿色中,内心百感交集。温河水利工程建设者比赛打钎留下的“风镐炮眼”遗迹、近距离观赏瀑布的观景台“苍山映水”、藤条缠绕的两棵榆树“双榆迎宾”、天然形成外形如碑的“石碑夕照”……一个个景点,被当地百姓冠以诗意的名字,也展现了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图片:郊区文旅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2555    投稿邮箱:sjdsblfl@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