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直播 > 都市直播

运城市平陆县:铺就“金丝带” 织密“连心网”

更新时间:2025-04-17     来源:运城日报

春日,驱车行驶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平陆段),蜿蜒的“彩虹路”与雄伟的黄河相映成趣,骑行爱好者飞驰而过,游客驻足观景拍照,村民在路旁的采摘棚里忙碌……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平陆县以交通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的现实缩影。作为晋南门户、黄河岸边的生态明珠,平陆县正以“路”为笔,书写着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以路为脉,

塑造发展新格局

平陆县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沟壑纵横,交通一度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

“过去从村里去县城,要翻山越岭走大半天,若再遇上雨雪天,更是寸步难行。”平陆县常乐镇一名村民回忆起往事仍感慨万千。

如何打破地理桎梏,让交通成为县域经济的“先行官”?平陆县以破局之志给出了答案。

/ 

近年来,平陆县锚定“交通强县”战略目标,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打造一个循环圈、提升两条主干道、织密三级公路网、贯通四条快车道”为目标,高点定位、科学谋划了一批农村公路、旅游公路、公共交通项目,形成了以高速、国省道干线为动脉,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城市集镇道路有效对接和互通的交通网络体系。

2024年,平陆县全力打造黄河生态文化游、中条生态康养游、大自然科学探险游三大主题线路和杜马红色文化游、部官历史文化游、张店生态康养游3条旅游线路,谋划实施交通项目39个,总投资达5.8亿元,涵盖旅游公路、农村路网等多个领域。

“国道522线通车后,去县城更方便了!”常乐镇村民李大爷道出了交通巨变给村民带来的实效。

去年528日,国道522线三湾至常乐段完成升级改造,正式通车。这条全长22公里的干线公路,采用双向两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不仅解决了沿线10余个村庄的出行难题,更成为重要的物流通道。

“交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更是民生幸福的纽带。”平陆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项目稳步实施,作为牵头部门,该局制定了进度、问题、责任“三清单”,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路兴业,

激活发展新动能

如果说国道522线是平陆交通的“大动脉”,那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平陆段)则是串联城乡的“毛细血管”。这条主线长度114公里、支线长度108.1公里的“黄金廊道”,以“沿黄、近水、亲山”为设计理念,串联起茅津古渡、黄河生态园等多个渡口、景区,服务沿线6个乡镇15.7万群众。

/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平陆段)前行,茅津古渡的沧桑与黄河生态园的鲜活交相辉映。

/ 

从平陆县茅津古渡出发,沿着“彩虹路”前行,不时会遇到前来锻炼或游玩的群众。平陆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段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平陆段)的支线工程,总投资1.7亿元,全长15.9公里。该工程对沿线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美化提升,重点对道路两侧、沿岸山体进行景观绿化和生态修复,打造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沿黄生态景观,使沿线群众观景、休闲有了好去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旅游。

/ 

去年“五一”假期,这里日均接待游客上千人次,沿线农家乐十分热闹。“过去,游客大多直奔河南省三门峡市,如今,路修好了,游客来玩更方便,这里也成了新的旅游打卡点!”茅津村村民在茅津古渡渡口旁经营着一家烧烤摊,自从“彩虹路”修建完成,烧烤摊的收入逐渐可观。

张村镇后地村采摘园,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穿梭而过。路旁,来自三门峡市的自驾游客正将挑选好的草莓装车。“我们从三门峡过来,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到这里。带着孩子来这采摘、赏花,隔着黄河观景,舒适又惬意。”游客李女士说。

/ 

修路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平陆县围绕构建“内联外畅、通镇达村、标准适宜、管养到位、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协调发展格局,依托公路网络,深入推进“交通+产业”发展模式,将道路建设与常乐镇千亩葡萄园、张村镇后地村采摘园等产业融合起来,大力发展自驾游、农家乐、民宿等相关产业,增加沿线群众收入。

以路利民,

铺就村民幸福路

“以前,这条路路面坑洼,人在车上都颠得难受,更别提运输水果了。如今,开车行驶在柏油路上,心里觉得美滋滋。”洪池镇果农老张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洪池镇湖村一条进出村的道路因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村民对此苦不堪言,修路成为全村人的迫切愿望。

平陆县交通运输局在调研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此项目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多次深入湖村实地调研,详细了解路况现状及村民需求,科学制订修路方案。

20243月,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湖村的道路改造工程正式开工。这条承载着村民期盼的“连心路”跑出了建设“加速度”,村民也自发加入“助建大军”:把自家种的水果送到工地,为工人消夏解暑;傍晚收工时分,在施工队旁敲锣打鼓,为工人加油鼓劲。“修路是给咱自己谋福,哪能光让工人们辛苦?”村民老赵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通车当天,村民们奔走相告,并向平陆县交通运输局送去了锦旗和感谢信。曾经的“烦心路”成了干群携手谋发展的“同心路”。

类似的故事也在圣人涧镇太宽村上演。

平陆县晴太线连接太宽村和十八坪村,是太宽村和沿线村庄生产生活和出行的重要道路。近年来,随着沿线产业的不断发展,该路段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202411月底,随着晴太线的完工,一条高标准的现代化公路出现在了太宽村村民的眼前,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每条路都是通往幸福的起点。据了解,截至目前,平陆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170.6公里,其中县道222.4公里、乡道496.7公里、村道451.5公里。

路,是平陆人脚下的幸福,更是未来可期的见证。从黄河岸边的“彩虹路”到深山村的“连心路”,平陆县正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铺就一条条民心路、产业路、生态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书写着崭新的“平陆答卷”。邢智轩 曹欣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投稿邮箱:sjdskx@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