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健康 > 都市健康

孩子得了多动症 家长应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09-06     来源:山西晚报

  你有没有注意过,身边有的孩子格外好动,集中注意力困难,被视作故意破坏课堂纪律或者挑战父母底线的“捣蛋鬼”;成绩差、写作业比较拖沓,甚至让家长感觉“挺聪明的孩子就是不好好学,气死人!”
  “家长们要小心了,孩子很有可能不是故意的,而是得了一种疾病,叫‘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生长发育科主任、主任医师郝爱珍提醒。究竟什么是多动症?孩子有哪些表现时家长要注意呢?郝爱珍做了进一步解答。
  释疑:多动症及其症状有哪些
  郝爱珍介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普通人所说的多动症,全球各国统计的发病率有较大不同,我国统计数据大约在5%到8%,是发病率最高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且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儿童期,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精神心理问题。”她说。与同龄人相比,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有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或)冲动等主要特征。“比如儿童完成一项需要自己付出努力的枯燥任务(如写家庭作业、上课听讲等)时,表现出注意缺陷(如经常容易走神、溜号等)。同时,儿童对于无关的外界环境刺激抗干扰能力较差,如听课时会被窗外飞过的飞机或者小鸟的叫声分散注意力。”
  “但我家孩子看电视、看书的时候就能很长时间都不动,这是不是就不算注意力不集中?”对此,郝爱珍解释道,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同,正常情况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一般来说,5-6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只有当儿童的注意时间明显短于以上时间,并且跟班级内同龄孩子明显不同时,才考虑为异常。“有的家长看见孩子在玩平板游戏或看动画片的时候可以保持较长时间注意力,就认为孩子在其他事情上明显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也是正常的,但这还真不一定。”她说。动画片和游戏的画面经常转换,并且有刺激性,需要孩子维持阶段性注意的时间也很短暂,大约2到3分钟而已,所以家长们不能仅仅据此判断孩子有无注意力方面的障碍。
  “多动症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是活动过度。”郝爱珍说,主要表现为活动水平明显比正常儿童高,比如在需要安静下来或需要遵守秩序的场合却难以做到。
  分类:共三种类型症状不仅为“多动”
  多动症有三种类型: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其中,注意缺陷型的儿童可能没有明显的多动、冲动症状,所以有一些病例不能只以多动、冲动来辨别。“这种注意缺陷型症状的孩子,一般表现为经常粗心大意、马虎,不注意细节;在听课、阅读或谈话时很难保持注意力;跟人说话时经常看起来心不在焉;很难按照指令与要求做事等等,还会经常丢失学习用具、日常用品等,日常活动中也比较容易忘事,比如布置的作业或任务。”
  多动冲动型的症状可表现为经常坐不住,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上课时会离开座位;经常无法安静地学习或做事;经常说话多,“滔滔不绝”或表现得忙忙碌碌的;也会表现为经常难以按顺序等待、打断别人或者打扰别人等。
  混合型的症状则以上二者兼而有之。“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建议家长及时寻求专业儿童心理医生的帮助。”郝爱珍说。
  另外,因为多动症的种种表现,多动症儿童常常会有学习困难和社交问题。他们智力往往不差,学习困难主要与注意力分散有关,成绩可能波动较大;另一方面,约一半的多动症儿童会有社交问题,他们会觉得不受同学欢迎,感到孤独、没朋友。
  怎么区别多动症儿童的多动与正常孩子的活泼好动呢?对此,郝爱珍表示,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具有多场合性,比如在玩耍、上课、写作业,以及需要安静的公共场合都表现出好动;而正常孩子的活泼好动是分场合的,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可以安静下来并遵守秩序和规则。一般来说,多动症儿童的冲动非常鲁莽和唐突,提出的要求需要立刻得到满足,无法忍受等待。而由于他们的多动和冲动是因为自我控制能力差、难以接受环境的约束,经常会出现屡教不改、父母老师的批评管教不起作用的情况。
  病因:很复杂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郝爱珍介绍,多动症的病因很复杂,目前倾向于认为其是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有研究表明,多动症有遗传倾向,母亲在怀孕时吸烟、饮酒、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和非正常分娩,都有可能增加后代患多动症的风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血铅过高也是一个高危因素。”她说。另外,多动症还与儿童所在的家庭关系严重不和睦、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关;与儿童所在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如果老师缺乏对此病的认识和理解,采取不当的管教方式,也会影响到儿童行为和情绪的发展。
  郝爱珍提醒,“多动症”这个标签不能随便、轻易地给孩子贴上。“有些过于焦虑的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整天都闲不住,是不是有多动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多动症?这其实有点过于武断了。”在医学上,诊断孩子是否患上多动症,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诊疗过程。除了详细问诊孩子症状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各种场合、严重程度及相关影响等等,还要询问孩子的成长过程、家庭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抚养方式等等,以及通过必不可少的注意力及智力的检查和一些标准化的量表测查等。除此之外,医生还要考虑到很多伴随疾病及鉴别诊断所需要的检查。“所以我们一直强调,ADHD的诊断是需要专业医生综合评估才能确定的,如果过早过多的标签化,不仅会把焦虑的情绪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中传递,还会让整个家庭都陷入不良情绪的笼罩,让孩子在学校中被同学们戴上有色眼镜来审视,从而对其成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提醒: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成人后状态
  据了解,在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6.4%,但就诊率仅为10%,也就是说,我国儿童的发病率是不低的,但到医院就诊的比例相当低。“可能是很多家长觉得问题不大,只有在学校老师投诉后才不得已来医院就诊。”郝爱珍说,所以,怎样提高多动症儿童的就诊率、怎样让这些孩子早发现早治疗,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
  在日常门诊中,她还会碰到一些家长,觉得孩子的多动症是轻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可以自行慢慢改善的。“确实,从临床情况来看,有些多动症儿童的症状受到年龄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而减轻。”她说,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多动症孩子中只有10%最终摆脱了多动症,大部分孩子到了青少年期、成年期,多多少少还会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冲动的问题,“会表现为难以集中注意力、做计划很难、做事难以分清轻重缓急、多任务处理有困难等等。”郝爱珍说,所以,在业内人士看来,对在学龄期、学龄前期的多动症孩子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对孩子本身的发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目前来说,多动症的治疗主要分为心理治疗、行为干涉、药物治疗三方面,至于该如何选,建议家长们认真听取医生的意见。郝爱珍还特别提示:在多动症患儿的治疗中,“父母治疗”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父母缺乏对于疾病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充分的了解,会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没法给孩子正确的回应不说,还可能会损伤亲子关系,也不利于孩子多动症状的改善。而就算家长认清现实,也接受孩子是多动症,但如果不去学习如何和这类患儿沟通交流,一味地任其发展,对孩子来说就更没有帮助。“所以我们建议家长首先要了解疾病、认识疾病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她说。
  但比较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药物或方法可以治愈这种疾病。“多动症的治疗及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的多方面合作,以长期坚持管理好相关症状。”郝爱珍说。(张梦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投稿邮箱:sjdskx@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