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有法 肺康有道
更新时间:2024-07-22 来源:山西晚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支气管扩张症是我国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总患病人数或超1.5亿。吸入疗法作为慢性气道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已被广为接受。相比口服、静脉的给药方式,吸入疗法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安全性好等优势。
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它通过专门的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小的颗粒,这些颗粒随着患者的呼吸被吸入到呼吸道和肺部,从而直达病灶,起到治疗作用。以下内容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治疗方法。
一、雾化吸入治疗的原理
雾化吸入治疗是利用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转化为微小的雾滴或微粒,这些雾滴或微粒在高速氧气气流的作用下,形成气溶胶,然后通过患者的呼吸作用进入呼吸道及肺内。在呼吸道和肺部,药物颗粒与病变组织接触,发挥其药理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雾化吸入治疗具有用药方便、吸收快、给药剂量精准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二、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雾化装置:常用的雾化装置包括射流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孔雾化器等。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雾化装置。
2.准备药物溶液:根据医生的建议,将所需的药物溶液按照规定的浓度和剂量加入雾化器中。注意药物溶液的稀释或溶解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以免出现药物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3.连接雾化装置:将雾化器的喷嘴或面罩与氧气源或空气压缩机连接,确保气流的稳定和充足。
4.进行雾化吸入:患者取舒适体位,将喷嘴或面罩对准口鼻,进行深呼吸。在吸气的过程中,用手指按住出气口,进行深呼吸,使药物颗粒充分进入呼吸道和肺部
三、雾化吸入治疗的适应症
1.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缓解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2.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治疗可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如喘息、胸闷等,减轻患者的痛苦。
3.肺炎: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稀释痰液,帮助患者排出痰液,从而改善肺炎的症状。
4.肺气肿: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改善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雾化吸入治疗还可以用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
四、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1.口腔清洁:在雾化吸入前,患者应进行口腔清洁,以减少口腔内细菌对呼吸道的影响。
2.面部清洁:在雾化吸入前不要涂抹油性面霜,防止面部药物吸附。
3.合适体位:患者应尽量取坐位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如病情不允许,可取半卧位,应避免药液误吸入气管的情况。
4.呼吸方式:在吸入过程中,患者应尽量将口唇闭紧,进行深呼吸,使药物颗粒充分进入呼吸道和肺部。
5.雾化后处理:雾化吸入后,要及时洗脸,应选用温开水进行漱口,以避免药物成分残留在口腔黏膜处诱发感染或增加过敏发病率。同时,雾化器应定时清洗并晾干,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吸入装置的使用
吸入疗法作为慢性气道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已被广为接受。吸入装置是吸入疗法的重要载体,吸入药物获得稳定疗效的条件是药物能够通过吸入装置在肺部有效沉积,因此吸入装置的优化选择、规范化使用以及患者掌握提高药物疗效的方法,直接关系药物是否能有效地递送至气道,与慢性气道疾病控制息息相关。
不同的吸入装置在尺寸、便携性、使用步骤、启动/装填所需力度、递送药物所需时间、装置清洁与维护需求、吸气模式上存在差异。吸入装置按剂型可分为主动释雾装置和被动释雾装置。主动释雾装置以加压定量吸入剂(pMDI)为代表;被动释雾装置以干粉吸入剂(DPI)为主。
压力定量吸入剂——
一、使用方法
传统pMDI和新型pMDI的使用方法:
1.移开吸嘴盖。
2.竖单手握住装置,直握住装置并摇匀后,放在脸侧边,离嘴最近的地方。
3.尽量呼气。
4.轻轻地把吸嘴放在上下牙齿之间,双唇包住吸嘴,头略仰起,用力、深长地吸气,同时按压贮药罐并继续吸气。
5.吸入完成,将气雾剂移出口中,屏气510s后,缓慢地通过鼻腔恢复呼气。
6.用完后将吸嘴盖套回咬嘴。
7.及时漱口:注意仰起头,进行深部漱口,不可将漱口水吞下。
二、使用注意事项
1.首次使用及超过一周未使用,再次启用时,需移开吸嘴盖,竖直握住气雾剂并摇匀,往空气中喷2-3下,直至出现均匀的雾滴状态,以确保给药剂量准确。
2.知晓最大剂量为每日给药4次,每次2揿,达最大剂量仍无法控制喘促症状需及时就医。
3.根据使用情况自行水洗吸嘴,切记贮药罐不可清洗,不可靠近火源。
干粉吸入器(DPI)——
一、使用方法
1.应检查指示窗,确认药物足量。
2.应检查口含嘴,如潮湿,应擦干后使用。
3.使用单一剂量干粉吸入器前,应将药物胶囊放在储药槽中,按下穿刺胶囊按钮(只按一次即可),释放药物;盖防尘盖备用。
4.使用多剂量干粉吸入器时,应一手握吸入剂,另一手推动(或旋转)推药器(或准纳器)向指定方向旋转直至出现声音提示,表明吸入器已处于备用状态。
5.平静呼吸3-5次,呼气时远离口含嘴,呼气末将口含嘴放入口中,双唇包住口含嘴;匀速地吸入药物,屏气约5-10s(尽可能长)后慢慢呼气。
6.弃去已用过的胶囊,清洁口含嘴。
7.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雾化后应漱口(含漱)。
8.置DPI于干燥通风处。
二、使用注意事项
1.上药:使用前记得外推滑动杆,切勿空吸。
2.拿持装置:用双手水平握住吸入装置。
3.呼气:把头偏向一侧,使吸嘴远离嘴,尽量呼气。
4.含住吸嘴:将吸嘴放置于上下齿间,并用嘴唇紧紧包裹住吸嘴,舌头压低,充分开放吸嘴到喉咙的药物通道。
5.吸药:用力且深长地吸气,请勿鼻吸。
6.微微抬头:吸入时不可低头或过度抬头,微微抬头即可。
7.吸药后屏气:吸药后拿开吸嘴、紧闭双唇、屏气5-10s。
8.关闭装置:盖上盖子,直至听到“咔哒”声。
9.漱口:深漱口(漱口至喉部)。
10.用干布或干纸巾擦拭吸嘴,不可用水或液体清洗吸嘴。
11.保持准纳器干燥,不用的时候,保持关闭状态,只有在准备吸入药物时才可推动滑动杆。
12.每次吸药完成后需关注剂量指示窗口显示剩余药量,数字在5以下时将显示为红色,警示剩余药量不足,建议及时购药。
吸入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了解吸入疗法的知识,使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同时医生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郗超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