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夜话 > 都市夜话

“十四五”时期山西重点建设20个奶业大县

更新时间:2022-07-28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新闻网

到2025年,山西省奶牛存栏达到50万头,全省奶类产量达到180万吨左右,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左右。

/

7月26日,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促进我省奶业健康发展,保障奶源基地建设,确保生鲜乳有效供给,巩固提升奶源供给保障能力,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了《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奶牛存栏达到50万头,全省奶类产量达到180万吨左右,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左右。泌乳牛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比例达到45%以上,规模牛场奶牛年均单产由6.5吨提高到8.5吨左右。年加工乳制品能力达到150万吨。全面建立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机制,生产经营秩序全面规范,奶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规划》坚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畜牧业“五五”战略,围绕建设现代化奶业强省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转型升级为主线,降低养殖成本、完善利益联结、优化产品结构、引导乳品消费,巩固提升奶源供给保障能力,提高乳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构建起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全省奶业发展新格局,为实现奶业全面振兴、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建设20个奶业大县。包括:

朔州市朔城区、怀仁市、山阴县、应县;

大同市云冈区、云州区、平城区、新荣区、广灵县、阳高县、天镇县;

忻州市忻府区、繁峙县;

晋中市榆次区、太谷区、平遥县、祁县;

太原市小店区、尖草坪区;

临汾市翼城县。

同时,鼓励其他地区奶业均衡发展。

《规划》提出了九个建设重点,即:

加强良种繁育及推广、提升奶牛养殖水平、加快优质饲草料产业发展、搞好粪污综合利用、加强奶牛疫病防控、推动乳制品加工业发展、创建自主乳品品牌、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到2025年

建设高产奶牛核心育种场2个、省级良种扩繁场5个、单产水平10吨以上的高产奶牛核心群5个。

新创建部、省级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0个,改造中小型奶牛养殖场200个,全省规模养殖比重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奶牛场本地优质饲草供应率达到80%以上。

全省奶牛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利用率达到85%,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8%以上。

争取培育出1-2个国内一流全产业链发展的本土乳品加工企业。

培育1-2个国内知名乳品品牌和区域品牌。发展奶牛产业化联合体5个。

《规划》提出

省级建立由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发展和改革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企业共同参与的定期会商机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形成奶业健康发展的合力。奶业大县要结合资源优势、市场潜力等制定本地奶业发展规划,推动区域奶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乳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升防范风险和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山西日报记者王秀娟 实习生李东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2555    投稿邮箱:sjdsblfl@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