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年前的石雕蚕蛹、5500多年前的酿酒器……这个展览有看头
更新时间:2022-02-17 来源:山西云媒体、山西广播电视台
近日,“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太原文庙)二进院西展厅举办,该展由山西考古博物馆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山西博物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
作为固定陈列展,此次展览共展出387件(套)出土文物,从早期智人生活场景到缫丝养蚕、高原建筑到秦皇汉武天下一统的历史脉络……涵盖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一组照片,一睹为快!
石雕蚕蛹·夏县师村·新石器时代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夏县师村发现的石雕蚕蛹,证实距今6000多年前已经出现养蚕缫丝技术。
尖底瓶、平底瓶·临汾桃园·新石器时代
通过对出土尖底瓶和平底瓶陶片残留物分析,发现酿酒发酵特征的淀粉粒、谷壳等植硅体及酵母细胞,确认至少5500年前已出现了谷物酿酒。
彩陶盆·临汾桃园·新石器时代
仰韶时代彩陶广泛使用连续和对称的图案,流行红黑反衬的表现手法,将史前艺术推向高潮。这件彩陶盆器腹绘制红底黑彩的缠枝花瓣,色彩鲜明,线条流畅,制作精美,堪称彩陶艺术的巅峰之作。
五边形房址模型·临汾桃园
石砌房址模型· 偏关天峰坪
土与石是黄河文化的根基,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先民,创造了窑洞和石构两大建筑形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临汾桃园发现的大型五边形房址,是部族举行重要仪式的公共空间。偏关天峰坪发现了国内较早的石城遗址,具有显著的防御特征,被称为早期长城的雏型。
铜觥·闻喜酒务头·商代
铜觥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件铜觥,器身呈椭圆形。盖做成长鼻上卷的象头状,连接兽背脊,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铜爵·闻喜酒务头·商代
铜爵作为古代一种酒器,用于温酒和饮酒,相当于后世的酒杯。这件出土于闻喜酒务头的铜爵,形制为深腹,前面有倾酒用的流,后面有尾,旁有把手,口上有两柱,下面有三个尖的高足。
玉鹿·翼城大河口·西周
这件和田玉通高4.7厘米,宽4.5厘米,厚0.4厘米。青色,有沁斑。鹿呈站立状,鹿身肥健,后肢微屈,阴线雕出圆目和眼角线,整体造型简练而极富表现力。
始皇诏铁权·榆次·秦代
这件文物出土于榆次,铁铸,半球形,平底,顶部为半环形鼻,权侧嵌铜诏版,铁权上的诏版文字是秦始皇为统一度量衡标准而颁发的文告。
石灯·平城区恒源路·北魏
大同平城地区北魏墓流行随葬石灯,这件石灯雕刻莲花、忍冬、伎乐人物、龙纹,融合了佛教、鲜卑、汉文化,是平城艺术的精湛之作。
金下颌托·平城区云波路·北魏
这件北魏时期文物——金下颌托,用来整理逝者遗容,具有浓厚的萨满教色彩。北魏定都平城后,为填补京畿户缺,多次进行移民,平城逐渐成为四至六世纪北中国的政治中心,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
骆驼俑·新绛窑头·唐代
骆驼早在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于随葬明器中,到了隋唐,骆驼成为丝绸之路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新绛窑头唐墓出土三彩骆驼俑,既是墓主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也是社会安定、物阜民丰的现实写照。
巾架· 平城区重熙街· 元代
元代家具多沿袭宋代传统,造型古雅、色彩纯净,以质朴取胜,给人清淡雅致之感。家具成套化,种类增多,可按使用权功能分类,巾架作为一种架具,用来摆放手帕。
琉璃仪仗俑·潞州区史家庄· 明代
明朝实行封藩制,始封山西的有晋王朱棡(太原)、代王朱桂(大同)、沈王朱模(长治)。长治史家庄墓地出土的琉璃仪仗俑,墓主人是沈王家族云和郡国奉国将军朱恬鰠(sao)。这组琉璃仪仗俑由门神、武士、伎乐、丈官、武将、侍从、轿夫等人组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