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夜话 > 都市夜话

赶上“双拉尼娜”,今冬寒冷会加倍吗?听听山西气象专家怎么说

更新时间:2021-11-22     来源:山西日报

/

▲11月上旬,山西就迎来大范围降雪。

“拉尼娜”又来了!为什么说“又”呢,因为它去年也来过。“双拉尼娜”对今年冬天气温有何影响?会更冷吗?如何应对?11月19日,记者采访了山西省气象专家。

从11月7日开始,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经历了今冬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风雪过程。山西也不例外,还记得11月初太原那场降温降雪吗?大家直呼“太冷了”“秒变寒冬。”11月20日,山西省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预警区域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并伴有5~6级,短时7~8级以上西北风。

/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都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增强或减弱造成,这两种现象都是可能导致全球异常气候的重要因素。

“拉尼娜”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对2008年我国南方那场大雪记忆犹新,那一年北半球也是受到了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前一天还穿着衬衣,第二天就得换上棉衣。今年,很多地方有了一夜入冬的感觉,和拉尼娜有没有关系?“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山西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冬峰介绍说。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都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增强或减弱造成,这两种现象都是可能导致全球异常气候的重要因素。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所以拉尼娜又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通常在发生拉尼娜现象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活动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容易较常年同期偏低。从1950年一直到今年3月,全球共发生了16次拉尼娜事件。按照强度级别,分为弱、中等强度、强事件。历史上仅出现过1次强拉尼娜事件,时间从1988年5月开始持续到次年5月。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

“正常情况来说,在拉尼娜现象结束之后海温回到中性或偏暖状态。今年,继上一次拉尼娜事件(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结束后,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山西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冬峰介绍,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连续两年冬季发生拉尼娜,称为“双峰型拉尼娜”,“双峰型拉尼娜”现象较为少见。

/

▲11月21日,太原并州路,行人“全副武装”地在寒风中前行。李兆民摄

“双拉尼娜”对山西有何影响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多数拉尼娜现象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张冬峰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全国范围来看,拉尼娜年出现低温的概率较大,但不同地区间仍会有一定差异,例如,1986年以来的14个拉尼娜事件中,有10年冬季气温正常至偏低,有4年气温偏高。

根据前期的预测信号分析,初步预测我省今冬气温与常年基本持平略偏低、降水偏多。气温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12月,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2022年1-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发生阶段性极端强降温事件和强降雪过程的可能性大。

但由于影响气候的因素较多,因而,拉尼娜现象下我省冬季气候趋势仍存在不确定性,气象部门将密切监测气候系统变化,及时提供滚动订正的气候预测意见。

/

▲气象专家提醒,农业部门应做好低温和强降雪的应对准备。

“双拉尼娜”现象对农业带来一些影响,农业部门应做好低温和强降雪的应对准备。冬季前期(12月)相对偏暖对冬小麦越冬前生长和安全进入越冬期有利,后期(1-2)月偏冷对播种偏晚冬前长势偏弱的冬小麦安全越冬不利。至于对设施农业,前冬偏暖对设施农业生产比较有利;后期偏冷,此时设施蔬菜大部处于上市期,容易遭受低温冷害;雨雪天气容易打湿温棚保温帘和保温被,加重温棚荷载。

张冬峰表示,面对极端天气我省群众应好做御寒准备。预计今年冬季冷空气活动将较为频繁,气温波动大,需防范给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冬季是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期,也是呼吸类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高峰季。低温环境和气温波动容易诱发气象敏感性疾病,同时利于新冠肺炎等病毒存活和传播。(记者:卫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2555    投稿邮箱:sjdsblfl@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