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夜话 > 都市夜话

秋已暮 霜降至

更新时间:2024-10-23     来源:市场信息网

  秋风轻抚,白露为霜,10月23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寒冷冬天的脚步已悄然临近。
/

霜降节气
  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霜降并不是表示“降霜”,也不是进入霜降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一般来说,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物候
/
一候豺乃祭兽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天气转寒,谷物归仓之际,豺狼亦开始捕食以备过冬。
二候草木黄落
  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秋风萧瑟,草木枯槁,树叶凋落。
三候蛰虫咸俯
  蜇虫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之美,蜂蝶不见踪迹,蛰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做准备。

霜降农业
/
  霜降时节,是秋收秋种的节气,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而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霜降习俗
吃柿子
  “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柿子,既能补充维生素,还能满足口腹之欲,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清代学者王世雄都将它称之为“果中盛品”。
饮酒赏菊花
  饮酒赏菊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多吃些滋阴润燥、养肺生津的食物,如梨、苹果、百合、萝卜等,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能量。(实习:裴佳琪 桑晓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投稿邮箱:sjdskx@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