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故事 > 都市故事

用生命践行党员“初心”——追忆黄崖洞兵工厂军工战士

更新时间:2019-07-01     来源:长治日报

青山不老,松柏常青,本色不变,英魂永存。

在黎城黄崖洞兵工厂的悬崖峭壁下,有一座茔墓,石壁上镌刻着几个大字“魂归黄崖洞”——太行军工老战士沈丁祥、李林一夫妇就合葬在这里,成为以黄崖洞兵工厂为代表的老一辈太行兵工战士执守初心的不朽见证。

执守初心矢志不渝

沈丁祥,1917年出生于江苏省启东县庙桥镇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不到13岁就进入著名革命家、教育家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校办工厂中华铁工厂当学徒。从这里,沈丁祥接受先进思想熏陶,萌发革命初心,走上抗战道路。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延安,根据党中央指示,上海地下党动员有关技术人员到陕北发展我党的兵器工业,沈丁祥带头响应。1936年7月下旬,沈丁祥带领徒弟季成龙一行6人辗转到达延安,投身革命,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毛主席拉着他们的手说:“欢迎你们来。你们都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你们在红军部队一定可以大有作为。”就这样,沈丁祥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并于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沈丁祥跟随刘鼎部长来到黎城黄崖洞参加军工部工作,8月,接任驻黎城下赤峪军工部第一复装子弹厂厂长。

其夫人李林一,河南温县人,1919年出生,上学期间受革命思想影响而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唐支队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1938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参加军工部工作,曾任黄崖洞兵工厂仓库保管员,1940年3月第一复装子弹厂建厂之初,调至该厂负责思想文化工作。沈丁祥、李林一在太行山的抗战岁月里相识相恋,成为革命伴侣。从开始一起参加黄崖洞兵工厂和下赤峪子弹厂建设,到转战太行,建设祖国,发展兵工,他们把青春智慧和毕生心血都无怨无悔献给了党的兵工事业。

1969年,中苏发生珍宝岛事件,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研制反坦克导弹,半夜点将召见沈丁祥。凭着一枚原苏联留下的反坦克导弹原型,仅用不到3年时间,沈丁祥就研制成功了红箭七三导弹。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之所以这样做,拼了命也要和兵总的同事们把反坦克导弹搞出来,是因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和兵工老战士,心里挂念着总理的托付。

沈丁祥与李林一有3个子女,从他们给孩子起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他们一直执守着初心,铭记着走过的路——长子沈小林,出生在黄崖洞的山林里,所以起名“小林”;次子沈白路,出生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当时,沈丁祥和李林一都在晋东化工厂工作,条件比在黄崖洞的山林里好很多,可以在白天外出走路了,所以起名“白路”;女儿沈路平,1948年出生,那时条件更好了一些,道路平坦了,所以起名“路平”。

李林一于2004年去世。沈丁祥按照夫妇俩生前的商量,把爱人的骨灰从八宝山拿出,亲手撒到了黄崖洞,部分埋在黄崖洞口对面的核桃林,不刻墓碑,未留坟头。后来,李林一抗战期间结识的几

位当地老乡自发为她垒了几块石头,做了个简易墓碑,逢年过节扫墓祭奠。

2009年,沈丁祥去世,遵照老人的遗愿,骨灰也运回黄崖洞,与李林一撒放在一起。经过将近七十年的风雨历程,两位革命老人终于又回到了当初初心所在、理想所在、使命所在、奋斗所在的地方,与生前牺牲战友聚首安息一处、了结心愿。后来,黄崖洞的管理者将沈丁祥夫妇的骨灰移至黄崖洞口下侧崖根,建墓立碑,永远纪念这两位执守初心、回归初心、至死不渝的太行军工优秀代表。

鞠躬尽瘁赤胆忠心

如果他们——以黄崖洞兵工厂为代表的太行军工战士还活着,那么,若去问他们的初心是什么,一定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把一切献给党!

“把一切献给党!”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话,在黄崖洞兵工厂的具体实践就是“不管多困难、多艰苦,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抗战初期,我军兵工生产条件极为简陋,生活十分艰苦。黄崖洞兵工厂和军工部全体职工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走到一起。其中很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来自城市,有的出身名门,有的毕业

缺乏设备,他们请来弹花匠梳解,架上大铁锅脱脂,找来木水桶洗涤,运用陶瓷缸硝化,使用石面磨碾粉,把土火炕当成烘干机,擀面杖用作碾压辊,大剪刀代替切片机,土法熬硝,麻秆造磺,硬是研制成功了无烟火药和黄色炸药。兵工厂制造“八一式”步马枪、“五〇”炮和炮弹,没有钢材,就用道轨、生铁;没有机具,就靠手锻、抱镦……为了前线胜利和党的兵工事业,兵工厂的工人们提出“工房就是战场,机器就是刀枪”“多造一颗子弹,多杀死一个鬼子”等口号,加倍生产,昼夜不休。为保护工人的身体,领导甚至在下班后把工房大门锁上。即使这样,到了晚间,工人们还要跳窗而入,照样生产。没收了灯具,他们就用自己节约下来的食用油照明。凭着一腔热血信念,他们克服一切困难阻碍,完成了党交给的使命任务,实现了总部“敌人有什么,我们也要有什么”的要求,创造出了兵工生产史上的无数奇迹。

当时,在火炸药的研制过程中,涌现出一位“炸药英雄”——出身爆竹世家的火药技师教逢春。1937年冬,他随叔父全家7口人参加抗日游击队,专门制造黑火药填装手榴弹。1939年,又一起调到军工部参加现代火炸药研制。教逢春的两个叔叔、妻子及唯一的儿子都在试验和生产事故中牺牲,自己也多次被炸受伤,却毫不退缩。他冒着生命危险,把收集到的国内外各种炮弹一一拆卸解剖,放入一个特制的小箱内随身携带,走到哪里研究到哪里。军工部各厂在生产和试验中,凡发生哑炮、漏药等,都要请他去“查病因”“动手术”,排除故障,他被称为军工部“火工品的外科医生”。他多次负伤,并积劳成疾,罹患职业肺病,抗战胜利后不久便离开人世,用生命践行了“把一切献给党”的初心使命。

黄崖洞兵工厂一分厂车工甄荣典,1916年出生于河北唐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进入黄崖洞兵工厂工作,在最艰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领导几次提出给他调岗,他每次都拒绝了领导的好意,坚持初衷不换岗。他说:如果一换人,就又得从头学起,那要误多少工?少误一点工,多生产一发炮弹,前方就能多消灭几个敌人,战士就会少一些流血牺牲。当时,正常班产60发,他加班加点,改进技术,奋力拼搏,将班产一路提高到100发、150发、400发,最后达到惊人的480发,始终处于领先位置,人送外号“飞机”“老模范”“炮弹王”。在他的带动下,全厂职工你追我赶,增产达到20%。厂长称赞他说:“如果没有这‘炮弹王’‘老模范’,我们的生产突击任务就难以完成。”1943年8月,甄荣典出席晋冀鲁豫边区新劳动者运动大会,被评选为“新劳动者旗手”第一名。新华社和《新华日报》(太行版)播发了他的事迹,并赞誉他为“炮弹大王”。一时,甄荣典的名字伴随着电波和报纸传遍整个太行区,飞向整个晋冀鲁豫解放区和各抗日前线,成为鼓舞抗战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榜样。

1944年11月下旬,军工部评选出甄荣典、杨鸿章、柴栋良、教逢春、石成玉、陈兆祥、刘贵福、邵希明、李银成、郭栋才、王孝堂、尚文元、孙永福、安蓬莱、张浩、王明钦、高文喜、关丁旺18名劳动英雄,光荣出席了在黎城南委泉召开的太行区第一届杀敌英雄、劳动英雄暨战绩、生产展览联合大会,甄荣典被大会一致选举为“边区劳动英雄旗手”。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将甄荣典列为中国工人阶级和革命战争年代劳模的典范,特别指出他是“新劳动运动旗手”。

以沈丁祥、教逢春、甄荣典为突出代表的太行军工集体,“把一切献给党”,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民兵工精神”,成为流传太行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和将来永远是激励长治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进、争先发展的力量源泉。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山西)新华社(山西)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长治市人民政府长治日报长治电视台上党晚报沁源县沁县武乡县长子县壶关县黎城县平顺县屯留区襄垣县上党区潞城区高新区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2555    投稿邮箱:sjdsblfl@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