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94件文物亮相《豫晋陕仰韶文化核心区考古成就展》
更新时间:2021-10-18 来源:山西日报
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当日上午,同步推出的《花之蕊——豫晋陕仰韶文化核心区域考古成就展》在三门峡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开展。其中,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推荐参展的94件文物精彩亮相,展示了仰韶文化核心区考古发现的最新研究重要成果。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仰韶文化是我国影响最深远的主干性文化,是中国最早开启文明化进程的史前文化,在所有史前文化中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仰韶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豫西晋南关中一带仰韶文化遗址分布数量之多,密度之高,在全国罕见,更不乏特大型中心性聚落,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诞生地,是探索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关键区域。
《花之蕊——豫晋陕仰韶文化核心区域考古成就展》专题展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三个省共计展出文物300件。其中,山西推荐参展的94件文物,涉及翼城枣园遗址(参展器物20件)、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参展器物12件)、夏县师村遗址、临汾桃园遗址(参展器物19件)、离石德岗遗址(参展器物13件)、垣曲上亳遗址(参展器物18件)、垣曲下马遗址(参展器物12件)等7个遗址。展览中的最大亮点是位于山西省翼城县隆化镇枣园村的枣园遗址,总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距今年代大约7000~6400年之间。1999年秋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约190平方米,发现了较单纯且丰富的仰韶文化初期遗存,是目前山西省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虽然这里仅是一个小型聚落,但由于是最早确认该类遗存的遗址,所以命名为“枣园文化”。枣园文化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丰富和充实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内容,将山西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推到了七千年以前,更为重要的是枣园文化受到西部半坡文化的强烈影响,两种文化的精髓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得到升华,从而成为庙底沟文化的主要源头。
本次展出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无不凝聚着仰韶人的智慧,房基、壕沟、灰坑、窖穴,处处洒满了仰韶人的汗水。展览虽小,却能窥斑见豹,参展的遗址也只是成千上万个仰韶聚落的代表,不仅反映了仰韶时代古人的生产和生活、文化与信仰,也反映了21世纪豫晋陕仰韶文化核心区考古人的累累硕果。(记者:孟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