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自救,从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始——山西省大宁县走访见闻
更新时间:2021-10-15 来源:新华网、山西新闻网
70岁的王月梅,坐在靠近大门的小会议桌前,眯着眼,飞针走线,全神贯注地绣着饰品上的虎头,桌子上摆着两个已完成刺绣工序的产品,只等工作人员来收货付钱。
10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山西省大宁县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看见王月梅老人和100多名妇女聚在一个大会议室里做车挂刺绣饰品,相关工作人员现场收货点钱。
▲ 受灾群众正在制作刺绣产品 新华社记者柴海亮/摄
“在安置点住了3天,我已经靠做这个刺绣,挣了300多元。”王月梅说,自己是三多乡东南堡村脱贫户,真没想到政府考虑得这么周全,让受灾群众赶快挣点钱弥补损失。
这个设在大宁县小冯村工业园区里的安置点,安置了542名受灾群众。大宁县妇联主席冯娟说,最近,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工会出资20万元购买约2000个用当地“拉线刺绣”工艺做的车挂饰品,这个安置点的群众通过现场免费培训,按工序揽活,计件计酬,当场兑付。
▲ 受灾群众正在制作刺绣产品 新华社记者柴海亮/摄
有的做布坯,有的画画,有的装丝棉,有的缝边,有的绣花……一个具有完整生产流水线的刺绣产品车间就在这里建成了,一场独特的生产自救行动也从这里开始。
地处黄土高原的大宁县,这次受灾很严重,10月2日至7日,降水量超过280毫米,是山西省降水量最大的县。全县常住人口5万余人,有3.5万多人受灾。
“这次受了这么大的灾,本来挺愁的,现在有地方挣钱了,而且是现钱,心情也好了很多。”大宁县曲峨镇赤奴村受灾群众贺爱英也是脱贫户,原来和大女儿一起生活,但女儿的房子出现了险情,只得一起转移到受灾群众安置点。贺爱英做缝边工序,完成一个挣2元,女儿做绣花工序,完成一对挣30元。
▲ 受灾群众在给工作人员交货收钱 新华社记者柴海亮/摄
从小就跟妈妈学会“拉线刺绣”的贺成英,既是受灾群众,也是现场的培训老师。课上讲完,课后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指导学员实际操作。“我最理解她们,绝大多数学员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很不容易。”贺成英说,“每当看到她们完成一道工序,拿到现钱,我心里都很高兴,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当前,尽快生产自救,减少损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大宁县委书记王晓斌说,各相关部门正千方百计地加速推进这项工作。
在这个安置点的另一个大房间里,50名受灾群众正在接受当地一家家政公司的上岗前培训。(新华社记者:柴海亮 解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