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故事 > 都市故事

应县佛宫寺院区六十年之变迁

更新时间:2021-09-02     来源:朔州新闻网、文博山西

/

▲应县木塔南立面近景(2020年)

/

▲应县木塔历史照片

应县木塔天下闻名,但它所在的佛宫寺却很少有人提及,应县木塔自建成之日起,就坐落于佛宫寺的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对木塔进行加固维修以外,政府也对寺院区进行了整治,数十年来,佛宫寺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由散变整,由萧条变靓美的演变过程。

本期推出的是,原应县佛宫寺文物保管所所长杜福撰写的文章:应县佛宫寺院区六十年之变迁。

/

▲佛宫寺前的木牌坊古今对比

应县木塔驰名中外,而佛宫寺却不为世人共知,也许是多少年来一直称塔俗名的缘故。其实,木塔从建成之日始就有御赐大名——释迦塔,它就坐落于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翻开古建专家陈明达之巨著《应县木塔》,第一段文字仅此一句:“佛宫寺在山西省雁北专区应县城内”。可是,多少年来就连当地人也很少提及佛宫寺,只称大寺,牌坊以里叫大寺门,山门往里叫大寺院,然寺不像寺,院不成院。

/

▲佛宫寺山门遗址

佛宫寺山门(天王殿)毁于建国之初,至今已有60多年了,寺名标志的唯一遗存解放以后只能在木牌坊上所见。位于县城西街佛宫寺入口处的木牌坊是一座清代建筑,三楼四柱悬山顶,在明间楼额上,顺斗栱走向,俯立着一块大匾,形似塔上三层的“释迦塔”匾,上有匾首,下有匾舌,两边有匾带,匾面上刻着“佛宫寺”三个楷书大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块匾损毁,换之而来的是一个长方形小木牌子,上写“佛宫寺”三字,没几年也不知去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多次对木塔进行加固维修,随之对寺院区也不断地加以整治,六十多年来,佛宫寺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由散变整,由萧条变靓美的演变过程。

为了让读者对佛宫寺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佛寺印象,咱先对建成之初的佛宫寺做一个简单的描述。佛宫寺原名宝宫寺,元代中期改名为佛宫寺。辽代的佛寺建筑平面有一个显著特征,都是山门内前有塔后有殿,呈纵长方形,而且只在前面开一门。这种建筑格局此前少有,最早可推至北魏,但不同之处是近乎正方形,四面各开一门。据古建专家陈明达考证,当时佛宫寺院自山门内,中线上是塔、大雄宝殿及左右方丈,山门内左右是钟鼓楼,周以垣墙围之,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平面布局。

/

▲佛宫寺院复原想象图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佛宫寺院区的状况一直是这样的:前面山门只存基址和四大天王塑像泥胎。从础石尺度测知,原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山门左右各砌小门楼一座,这是寺院原来出入的便门。山门内东西钟鼓楼对峙,相距29米,形式完全一致,钟鼓楼北面10余米东西相对各有配殿三间,西配殿北面有五间平顶房。守塔半个世纪的住持和尚大行师就住在这里。东配殿南面有一块面阔三间的废屋址,北面有文保所成立后建起的瓦房,做办公室和库房用。塔前的建筑就是这些,大体看还像个寺院。东西宽45米,南北长55米。院中间有花坛、草坪、水池、小桥。从山门两侧转北与钟鼓楼、配殿相接,筑有垣墙,当时已是残墙断壁,没有实际作用。

/

▲释迦塔南院全景

寺中部便是释迦塔,建立在一个分为上下两层的石砌阶基上,下层阶基是不规则的方形,各面宽度均40米,四面各出月台。

/

▲两层阶基及南月台

塔后是大雄宝殿,建在一个宽60米,深41米,高3.3米的大砖台上。塔北面下层阶基月台上有一道高高的甬道与砖台相接。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七间,东西靠里有朶殿三间。大殿前东西配殿各三间,配殿之南各有小方亭一座,都是清代末期的建筑。一进砖门楼往东还有四间新建的仓房。当时这里的建筑,几乎全是砖台后广盈粮仓也叫老仓的附属库。砖台北面往西有一个小门,门外有一座斜坡慢道通至大仓巷街心。

/

▲大雄宝殿砖门楼及甬道

/

▲大雄宝殿院全景

/

▲大雄宝殿后门及慢道

整个佛宫寺院区,从塔前东西配殿往北均无垣墙,释迦塔的正东及东北、西北面都是很大的空场。先说东面,只在钟楼正东方向,霍家巷路西曾有一座建筑,叫洗心社。室内空旷,东西长,南北窄,拆下山门后的木料一根一根排放在地上,作为人们的“座椅”。记得童年时期看电影就在这个地方。洗心社北便是塔东广场了,看来由来已久,有一张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老照片便可证明。

/

▲抗战前的释迦塔

塔东南下层阶基与月台连接的地方,筑起三堵墙,是一个“U”形露天会场主席台,平时县城举行群众大会,印象最深的是镇压反革命、肃毒期间的宣判会,还有每年物资交流大会及唱大戏就在这个地方。释迦塔与大雄宝殿砖台全无垣墙遮拦,连接二者的甬道中间有一个门洞,街上过往行人和小车辆可以通行。再说塔西面,沿大仓巷路东靠南有一座小学校,原来叫大寺完小,后改名为城关第二小学校。学校后边早先是破烂不堪的三关庙,后来拆除供二小做操场用。再往后便是一片空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西北角社员在此处建起四排民居,有七个院落。

/

▲右下角为戏台后台

/

▲大雄宝殿砖台西南

“文革”前的1965年,上级文物部门拨款,专门对寺院开始进行了一次整修,在重点修葺钟鼓楼的同时,还为寺院砌筑了拱形墙基,高2.5米的青砖围墙。当时洗心社已于50年代末拆除,所以围墙是这样的:南面西起原来山门东面的小砖门楼,至霍家巷路西顺巷北下,与大雄宝殿砖台后的延长线相交,再左拐连接砖台,形成一个“U”型半包围。大雄宝殿砖台西很近的地方,也砌了这样一小段围墙。这次工程的后期,“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了,拆掉了山门基址上破损不堪的四座天王泥塑和两边的小砖门楼,在前面筑起了四个砖门墩,安装了一大两小的简易铁栅门。

/

▲砖墩铁栅门

1974年,国家立项的木塔抢险加固工程开始后,佛宫寺院区建设也随之加快了步伐,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首先解决了西院墙的完善。塔西的城关二小,原有的坯墙颓倾残破,学校的伙房靠近木塔,另有部分建筑凸进塔院,既不安全又不整齐。这次将伙房和凸进来的建筑全部移迁,将西墙取直,新建了高2.5米,长120米片石基础的清水砖墙。

/

▲修缮后的西、北墙

1975年拆除了寺院分散的12间旧房,开始新建了九间办公房屋,卷棚瓦顶,中间部分做接待室。接着还在其东面建了厨房餐厅七间东下房,卷棚瓦顶。

/

▲接待室和餐厅

1976年拆除了塔前所有的东西下房及院中的水池、小桥等建筑物,平整场地,完成了新建办公室的内外工程。另外,还利用剩余旧料,在院东兴建了半露天的公共厕所三间。1981年开始又将1965年砌的寺院东区围墙全部推倒,改砌成下半截石头上半截青砖的高墙,和以前的拱形空洞、半封闭式的围墙相比,显得敦实厚重,牢固安全。1982年还把山门前的简易门拆掉,在原基址上建了一个0.7米高的砖台,上面整整齐齐安装了一排铁栅栏,高2.4米,共八组,其中两组为两扇的活动门。在距铁栅栏不足20米处开一便门,可供人员和小轿车出入。这时候的佛宫寺院区呈长方形。

/

▲1982年修建的砖台铁栅栏

/

▲佛宫寺示意图

1984年,国家拨款迁建城关二小,顺便征收学校后面的四排民居。从此,佛宫寺院区形成了一个近乎完整的正方形,边长平均150米。在拆除二小校舍时,专门保留了一排两个教室,做文保所库房用,在寺院中显得很不得体,直到1999年才拆除。在圈砌西围墙时,推倒了1974年砌的清水砖墙,向西扩展到大仓巷,墙体如东墙。后来又参照北京故宫围墙的模式,统一在寺院围墙上增加了瓦帽,更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风格。西院区拓展后,紧接着于1986年底在西南侧建起了两排办公用房,共14间,正房硬山瓦顶。还在两排办公用房中间西侧建起文物库房五间,为卷棚瓦顶。

/

▲1986年建起的办公区及文物库

从1995年开始,来应县参观木塔的外地游客逐年增多,但有不少游客只在门外铁栅栏前留个影就匆匆离开。为了吸引他们购票入寺参观,遵照县政府指示,1996年9月我们在山门基址上拆栅砌墙,仿古形制,墙顶部为青砖斗栱,琉璃瓦帽。形成长20米,高3米的一面照壁,壁正面凹处满嵌铁皮,上面作一幅应县八景图。

/

▲塔前照壁

时过两年,1998年县文物旅游局利用省局投资,拆除寺院东侧的厕所,兴建了一座设备齐全的卫生间。到了8月县政府又作出了拆墙复建山门的决定,由太原市晋阳古建公司承建。9月3日破土动工,山门规模以原址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之础石为据,高度定为9.9米。因过去山门遗址两旁有小砖门楼,供人出入,所以开工后不久又在原工程量中增建两座垂花门楼的项目,同时决定殿内塑像工程也由晋阳古建公司一并进行。复建山门深得民心,大同市应县同乡会率先组织捐款,推动应县各界人士踊跃募捐,现有功德碑为证。经过九个多月的奋战,这几项工程相继完成。山门(天王殿)拔地而起,气势恢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大师赵朴初亲笔题写“佛宫寺”的寺名大匾,悬于山门正门门额之上,三个金光闪闪、潇洒韵致的大字给佛宫寺增色,为释迦塔添彩。

/

▲复建的佛宫寺山门

/

▲“佛宫寺”匾

在寺院内变化最大的要数塔后的大砖台——大雄宝殿院了。近一个世纪前,大砖台与孤塔被街道隔裂,大雄宝殿倍受冷落。解放以后,三座殿堂先是作为县粮库的附属库,“文革”开始后,大雄宝殿一直是县里的大型展览室。东西配殿堆放杂物用,1994年经过清理和简单的装饰,成为两个小展厅,东为“文博轩”,西为“墨宝斋”,为游人展出应县文物图片和各界人士赞誉木塔的墨宝。从1996年开始,历经三年半的时间,从里到外妆修了三座殿堂,即大雄宝殿和观音殿、地藏殿,重塑佛像共47尊,像姿如法,庄严肃穆。

前文提到,佛宫寺的木牌坊位于寺南面的西街口,牌坊里是大寺门街,两边东至霍家巷,西至小仓巷,全是民居。1997年11月县政府开始进行塔前街改造,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拆除了大寺门街两旁的所有民房,周围建成传统的仿古式商铺房,其中邻西街的街面商铺为二层,东西角楼为三层。里面形成一个宽阔的广场,与整个佛宫寺显得特别协调。

/

▲大寺门街及民居

而这时的木牌坊显得低矮不说,且紧靠着东侧的建筑,西面却留着一个大口子。另外,当时为加宽街面,新建筑比原来都往北缩了5米多,所以牌坊还显得向南特别突出。后来我们请示政府后决定对木牌坊实施不落架移动,并且适当加高。事后测得这次升移向西4.7米,靠北5.2米,升高0.76米。

/

▲移动前的木牌坊

/

▲如今的木牌坊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宫寺,当人们从木牌坊下走进,直到踏入山门,面前的一切,除傲然屹立的千年古塔外,其它附属建筑,随着新中国的日益强盛,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演变过程。如今,六十花甲焕新颜,古寺名塔盛无前。

/

▲应县木塔古今对比

      (文:杜福 / 佛宫寺老照片:朔州新闻网 / 其它图:网络图 / 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2555    投稿邮箱:sjdsblfl@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