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都市故事 > 都市故事

用热血完成的生命“接力”

更新时间:2019-05-30     来源:三晋都市报

阳光、沉稳是人们对王辉的第一印象。

这个28岁的大男孩,不仅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还于今年3月11日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位3岁的小女孩和她的家庭带去“新生”。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简称“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写道:“您的这一人道善举使患者获得了重生。”

90后的王辉是潞安集团古城煤矿运输队的一名普通职工,是我市第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目前30多名捐献者中年龄最小的人。

两年前,在集团总部参加培训期间,偶然一次献血,了解到一些血液科学知识和中华骨髓库的相关信息,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王辉便做了登记,成为一名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75种致死性疾病。然而,要寻找到造血干细胞相匹配的两个人,概率非常低。成为志愿者后,王辉开始频繁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信息,尤其是求助者的无助感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因此,当2018年5月,接到中华骨髓库山西分库打来的“初步配型成功,是否愿意捐献?”咨询电话时,王辉毫不犹豫答应了。

2018年6月,王辉在屯留区献血屋抽取了10毫升的血,送到太原做高分辨的配型,结果全部吻合。2019年1月在和平医院做完健康体检,并确定初步采集时间后,王辉才将要去太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告诉妻子。

“之前媳妇正怀孕,不敢和她说,怕她担心!”王辉说,由于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在重重顾虑,妻子对这次捐献投了反对票。“媳妇担心捐献后落下后遗症,毕竟现在全家五口人都靠我一个人上班养活。”多次沟通无效后,王辉撂给妻子一句话:“我什么都可以听你的,唯独这件事不行。”

长治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组成的志愿者团队的到来,让事情出现了转机。“来了4个人做家访,都是捐献过的志愿者,他们讲自己的亲身经历,非常有说服力,很快就打消了家里人的顾虑。”王辉说,因为都是直接参与者,并且有的离捐献成功已经过去了20多年,因此对捐献者身体无害这一点很直观,母亲和妻子所担心的后遗症和渠道问题便基本消失了。尤其是其中一名女志愿者说“和平年代普通人救一个人比中彩票头奖还难”时,让妻子从最初的反对转为坚定支持。

3月6日,在父亲王付亮的陪同下,王辉赶往太原,开始打动员剂,一天两针,连续4天。在打针前的一个星期,他便戒烟戒酒。“和有的志愿者为了捐献选择增肥来比,我这确实算不上什么。”王辉说,打动员剂的时候,腰部和关节会感觉到疼痛,但想着这是救人一命的事情,坚持坚持就过去了。

3月11日,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从上午8点开始,持续到11点半,王辉成功完成了140毫升血浆的采集。“和平时献血一样,只是采集的时间长一些,采集完也没有明显不适。”王辉说,140毫升血浆里面含着10克左右的造血干细胞,而就是这10克左右的造血干细胞将完成本次生命的“接力”。

完成捐献后,王辉在家里调养了两周,便开始在家里和工作岗位上忙碌起来。谈及捐献,他说得更多的是,希望这样的爱心接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希望那个小女孩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快乐成长。“人们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了解得越多,参与的人就会越多,配型的几率也会更大。”王辉说。

除获得中华骨髓库颁发的荣誉证书,成为山西省红十字会荣誉会员外,今年5月,王辉还被评为古城煤矿“十大杰出青年”,荣获潞安集团“改革创新标兵”称号。而更让他欣慰的是,在他的影响下,正在上大学的弟弟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正在有序传承。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山西)新华社(山西)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长治市人民政府长治日报长治电视台上党晚报沁源县沁县武乡县长子县壶关县黎城县平顺县屯留区襄垣县上党区潞城区高新区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2555    投稿邮箱:sjdsblfl@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