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农民新型化、农村田园化”,这是我区创建乡村振兴引领区的总目标,以“一个目标、双轮驱动、三级联创、四类推进”为具体措施,全区加快构建城郊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创建绿色旱作有机农业封闭示范区,全力打造“园区+景区”发展格局,落实“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扮靓潞州田园风光,打造潞州宜居版图。
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建工程重点项目,今年重点抓好滨湖区、高铁片区、体育公园、长北干线、潞泽大街等52项重点城建任务的相关征迁服务保障工作。加快实施小神、梁家庄、附城、马坊头等12个城中村改造和天晚集、长丰两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构建城乡融合的现代交通网络。发挥主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长北、故县片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速大辛庄镇、马厂镇、堠北庄镇、老顶山镇城镇化进程,着力构建“1+2+N”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我区将围绕滨湖区、高铁片区配套建设功能型街区,推动长北、故县片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成15个城中村改造和天晚集片区改造回迁工作,扎实开展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大力提升综合路网运行效率。
奋力实现产业兴旺
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天苑农业植物工厂、潞州中药材物流交易基地、农业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站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年内还将建成3个市级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引导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到目前已新培育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2家、区级示范社2家,新发展合作社3家,新培育家庭农场1家,同时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升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促进实体网络资源与电商平台对接,积极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新建关村、黄南村、大辛庄、五马四家“供销e家”,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以西白兔乡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示范,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治理各项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对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区域优先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适度调减粮食作物特别是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养殖逐步退出禁养区域……深入推进农业种养加结构调整,引导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改创新,加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抢抓全市创建“全国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有利契机,以马厂镇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组建农业专业联合社,总面积3000亩的绿色旱作有机农业封闭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以闻名遐迩的“潞宾花”“黄土乡土鸡蛋”“富民饲料”“瑞福莱醋”“金黄伞”等农产品品牌为带动,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呼之欲出,农产品商品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新格局日渐形成,“生产+加工+科技+流通”发展模式逐渐成熟。
“旅游+产业”战略被提到新的高度,太行湖水利风景区3A级景区创建紧锣密鼓,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正在科学谋划与精心打造当中,“潞商古道、休闲田园”的旅游品牌初步形成。老顶山沿线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红红火火,精心打造的美丽乡村让环境更加优美,农家乐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为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成为广大市民旅游休闲的好去处。穷乡僻壤的石桥村,变劣势为优势,另辟蹊径打造生态文明村令人耳目一新。南寨村以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重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整理,打造出别具风情的知青文化,青春记忆与浓浓乡愁,成为南寨村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积极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在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我区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因地制宜,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富有地区特色的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牢牢占据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
完善“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一墙三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善行义举榜、当代乡贤榜、文明家庭榜),实现了管理有制度、办事有流程、学习有榜样,陈规陋习有效遏制,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在乡村管理方面发挥着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陋习改、新风至,陈规弃、良俗成,人民群众纷纷点赞;其次开展了善行义举、当代乡贤、文明家庭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身边好人”,发挥凡人善举的典型辐射带动作用,传递正能量,新时代新风尚蔚然成风。
我区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我区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切实保护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深入发掘更多独具潞州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和现象,不断壮大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增强文化自信。
中村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是潞商文化的发祥地,还是传统的古村落,该村把红色文化、申家二十四院、万里茶道等文化元素融入文明创建过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王庄社区在文明乡村创建中,全市首家建立村史馆,全面反映王庄村艰苦奋斗的发展历史,进一步激励了广大村民的创业热情,传承了优良传统,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泥塑之乡王公庄村人杰地灵,孙氏兄弟自强不息传承百年技艺,该村泥塑文化一条街,既留住记忆、滋养心灵,又实现了艺术的传播推介;暴马村紧临二贤庄,侠义文化广为流传,文明乡村创建中,侠义文化彰显的淋漓尽致;梁家庄村观音堂悬塑文化古朴厚重、意境悠远;漳移村、果园村移民文化溯本追源、传承创新。各有千秋的文化元素,维系历史记忆,寄托儿女乡愁,进一步守住了群众的精神家园,文明乡村创建与文化内涵的有机融合,增强了群众文化自信,提升了文明乡村创建的文化品位。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王村巧妙利用废旧轮胎种草养花,棋盘式花园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七里坡村通过传唱好家风、好家训,解决邻里矛盾,实现和谐相处……我区在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过程中,既重视顶层设计,又注重落细落小,一方面抓全盘科学规划,另一方面抓具体落实,强调务求实效。“厕所革命”“垃圾革命”“生活污水革命”,以创建“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为目标的攻坚战,正在使农村生态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完成冬季清洁取暖全覆盖任务,持续开展露天烧烤、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等专项整治,让天空更蓝,空气更好了;大辛庄供水站异地搬迁、马厂镇安阳村、老顶山镇漳沂村2项农村饮水改造等三项工程,解决了2万人的饮水安全;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启动浊漳河南源下秦至余庄段生态修复工程,让我们的农田沃土更加纯净健康,更富生机活力;垃圾分类的观念意识已经形成,垃圾分类行动在广大农村深入推广,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效果初步显现。此外,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的推进,将为农民群众提供更为周到便捷的服务。
全面强化乡村治理
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推动农村创建“六强”支部,对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整顿提升工作。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平安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做好土地确权扫尾完善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巡查审计工作制度。(李倩涛)